在酒店业,希尔顿家族的大名可谓是响当当。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家族,奠基者就是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正是康尼缔造了“希尔顿帝国”,让“希尔顿”这个名字成为了酒店业的一个传奇名字和金字招牌。而《希尔顿家族:永恒的酒店帝王》这本传记,就全景式地展示了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的成功之道。平时常感觉这一类的传记易于成为“流水账”,因为不够深刻而归于浮浅——但本书显然不属于此类,整体叙述有条不紊,重点非常突出,这与作者瑞鹏的经济管理学博士、资深教授、作家的背景非常有关。虽然囿于篇幅的原因而行文仍然不免有些匆忙,但值得一读显然已经足以能够说明问题。
尤为特别的是,本书不同于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其他名人传记,譬如《尼采传:上帝死了!》《巴菲特传:全球第一大股神成长史》《索罗斯传:最伟大的投机者》等等,它不是康拉德·希尔顿的个人传记,而是“希尔顿家族”的传记,从康拉德·希尔顿的父母亲开始,一直到他的儿子辈、孙子辈,甚至还有与他的家族有关的一些其他人。当然,“主角”是康拉德·希尔顿。作为商业史特别是酒店管理业的“百年家族”,希尔顿家族的根基不可谓之不深,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气质。成功者的辉煌人人都能瞧得见,他们成功的奥秘却各有各的不同。而希尔顿酒店帝国能够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向强大至今,其间有成功的经验,但也不乏失败的教训。世人的评价如何,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无损于希尔顿家族的成功准则与家族精神。
1887年的圣诞之夜,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孩——康拉德·希尔顿出生;1979年1月3日,功成名就的酒店大王去世,享年92岁。从一个美国西部小镇的售货员,变身为酒店大王;从一个当初仅有5011美元的年轻人,成为诸多酒店的拥有者……康拉德·希尔顿一生中取得了无数辉煌的胜利,为酒店业立下了不朽的从业准则,也留下了“希尔顿”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品牌。可以说,康拉德·希尔顿的成功,就是不畏失败、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传统美国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点,超越了国界与民族。
可以说,康拉德·希尔顿的成功之道,与他的父母亲的教导密不可分。康拉德·希尔顿的父亲格斯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孩子们在实践中的锻炼与成才。格斯给予他的孩子康拉德·希尔顿以及其他子女的教导就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他告诉孩子,成功并不需要资历,努力工作,理所当然会有收获。而康拉德·希尔顿的母亲,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则教给了孩子们坚韧不拔的信仰。他的家庭都给孩子们是这样的一些品质要素——责任、信任、勤奋和爱。这样的一些可贵的品质,显然正是康拉德·希尔顿最终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从希尔顿家族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身上,显然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当然一点除外:他们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的很不以为然。
作者在封底特别提炼出了希尔顿家族第一代——格斯·希尔顿、第二代——康拉德·希尔顿,第四代——帕丽斯·希尔顿的话语。格斯·希尔顿认为,“成功者不过是普通人,他没有独特的计划,也没有特别好的运气,他只是锲而不舍、一心一意、勇往直前”。康拉德·希尔顿认为,“完成大事业的先导是伟大的梦想……我所说的梦想是指人人可及,以热诚、精力、期望作为后盾,一种具有想象力的思考”。而帕丽斯·希尔顿则认为,“人们总觉得我今天的成就生来就有。不,这完全归功于我非常非常努力……”。尤为鲜明的人物个性、时代特征不禁迎面扑来。
全书311页,前222页值得一读再读,甚至于仔细研判。而随后的89页,倘若从别一种角度来考虑,其实更值得深思——或者可以说,前222页是正面的成功经验的展示;后面的89页,则是不那么成功甚至是苦涩——假如这个词康拉德·希尔顿也认可的话——的失败教训的展示。虽然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非常有必要也应成为必然;虽然每一个读者也自有他的判断力——但是很显然,对希尔顿的第三代特别是第四代来说,他们的选择已经有所不同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家族基因”还在,其他的一切却仿佛已经是日渐物是人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