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有很多种情感,但只有一种情感能够让我们每个人都基本上毫无例外地珍惜和向往,这就是亲情。具体到一个家庭,父母对孩子、孩子对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孙辈,反之亦然,正常情况下都有一种无以言述的亲情包含在其中。很显然,这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而不断巩固下来的义无反顾的情感。来自美国的绘本《和爸爸一起读书》就是一个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亲情的绘本,由理机德·乔根森(文字)和瓦伦·汉森(绘图)联袂奉献。被称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说:“真正让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簿。”所言甚是。
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爸爸、妈妈以及孩子,每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无与伦比。这其中,爸爸们的作用能否正常、有效发挥出来,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爸爸一起读书》译者——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是这样来表述爸爸们在孩子的童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的:“爸爸们,孩子的童年不能没有你。因为,你的参与能让童年的游戏更加快乐,你的讲读能让童年的故事更加动听,你的烹调能让童年的饭菜更加清香,你的浇灌能让童年的幼苗更加茁壮,你的涂抹能让童年的天空更加炫彩。没有你的参与和陪伴,所有的童年都不完善。”
从故事内容上来说,《和爸爸一起读书》这个绘本很简单,字里行间,都是“我”对爸爸从小就给自己讲故事,直到“我”一天天长大、爸爸一天天衰老;不管我走到哪里,爸爸都关心着我,他的关心仿佛会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也会接过了爸爸的“棒”,也像爸爸当初给“我”讲故事一样讲给自己的孩子们听。岁月易老,年轻不再,而亲情却愈久弥坚、更加甘醇。爸爸、妈妈都会一天天变老,“我”也会一天天长大,“我”的孩子也会如我当初一样,听“我”来讲故事……生命的轮回就是这样。
时间过得是非常快非常快的,能够陪在孩子们身边的时间少而又少。有效的陪伴,除了陪孩子出去转转、看看,剩下的,应该就是阅读了。和看电视、电影相比,阅读对于巩固和促进亲子关系意义尤为重大。亲子阅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仿佛可以让时间慢下来,让家长和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智力水平以及他的本性都会得到充分的表露;当然,孩子们的纯真也会挨过来感染着家长们。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不过,为什么又特别强调要让“爸爸”来参加到亲子阅读之中呢?一般在家里,妈妈们的参与感要更深入一些,而爸爸们会因为工作原因而较少参与,所以,非常有必要借此难得的机会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当然,爸爸们的性格特征也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对孩子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力。
包括封面,绘本中一再出现的那个偌大的沙发,是一个非常有趣更有意义的象征。小时候,既是读书的场所,也是父爱温暖的象征;爸爸一天天变老,沙发也一天天变旧,但其中所蕴含的爱却始终不曾改变。读书是最美好的时光,爱也是最能够让人铭记在心的。
《和爸爸一起读书》里还提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家,包括:查尔斯·狄更斯,代表作有《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等;简·奥斯汀,代表作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有《简·爱》等,和她的两个妹妹在英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马克·吐温,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威廉·莎士比亚,代表作有《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爱伦·坡,代表作有《怪诞故事集》《黑猫》《莫格街谋杀案》等;荷马,代表作有《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以及威廉·华兹华斯、罗伯特·费罗斯特、亨利·梭罗等。
倘若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些大作家们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这些代表作品也要认认真真地读一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