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养正遗规》中的八“不足”
(2020-04-12 17:36:55)镜鉴《养正遗规》中的八“不足”
清代名臣陈宏谋在《养正遗规》中告诉我们,做人如果有这“八不足”的话,总会让人感到是一种遗憾。
一、才不足则多谋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是因为有太多事情要考虑,太多细节要查证。日复一日,我们遇事经常会煞费思量地难以决断。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才学不足的表现。
二、识不足则多虑 见识不足就会想东想西,杞人忧天;威严不足容易动不动撒气,凭借怒火压制对方;信用不足就会多话,费尽口舌去说服别人。这句话理解起来不难,而它的核心大概在于“识”。
三、威不足则多怒 信不足的人就会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发怒,很多时候人们发怒,是因为感觉到别人不尊重他。如果一个人没有威信,就会靠发怒来解决问题。所以只要有能力察时度势,即能果断決策;有了威严,不发怒也能信服人,不是性格決定一切。
四、信不足则多言 信不足,则口多言,然言多必失,夸夸其谈者虚,口吐莲花者浅。为人之要则,当抬头时观云,低首时看路,于学中思,善养浩然之气、谦卑之性,方能大写人生。
五、勇不足则多劳 没有勇气的人,做事畏缩,拖泥带水,只能被事情所劳。优秀与平凡者的差异,就在于优秀者往往能够一鼓作气,以优势精力做好一件事,而平凡者以平均精力做许多的事,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
六、明不足则多察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明”指的是明察秋亳、洞若观火的智慧。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洞若观火,就要多去考察。
七、理不足则多辩 越是没有道理的人越善于辦解,本身无理之人,没有底线原则,多巧言令色,其实只不过是遮掩自己空虚的实质。
八、情不足则多仪 孔子云:礼者,敬人也。所谓礼节,并非阿谀奉承的繁文缛节,不过是内心保持着对人的基本尊重与敬意。论语有云:人无礼,无以立。说的是: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论语又云: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是:尊重别人的人,也能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之道在于追求平等发展,均衡持重。人应该效法自然,因为按照“木桶理论”,限制人发展的关键往往就是他的短板,即他的不足之处。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并且努力改正。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了就去努力填平,乃至发展为自己的优势,就会迈向人生更大的成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