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葫芦峪革命遗址

(2016-04-16 08:17:23)
标签:

历史

情感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崔氏先祖由崔家庄最早迁此。据崔廷茂"崔昆之碑"记载,乃嘉庆十二年(1807)方正式建村。因视其地形似葫芦状,又地处山峪之中,故沿称葫芦峪。

葫芦峪革命遗址,在葫芦峪村中,有北屋三间,呈砖瓦草木结构古式建筑,原为崔家祠堂。

西营镇位于济南南部山区与莱芜、泰安两市相邻,在抗日战争年代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意义。

1941年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二团进驻这片山区成立泰历大队。吴建章任历城县县长。

1943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重建济南市工作委员会,并建立济南市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武中奇为主任,由于局势不稳定,为有利于隐蔽及工作的开展,将当时的办公地点安排在了葫芦峪革命遗址处。

1944年中共历城县委、历城县民主政府成立,武中奇任县长。

1948年秋历城县解放。

在1943年-----1944年吴建章、武中奇曾在葫芦峪革命遗址处居住办公。并展开地面工作。负责莱芜、泰安、济南的通讯工作,为解放及历城县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2年定为县级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

1989年,由历城区文化局拔款修复,决定由葫芦峪村一村民居住并代为管理。

2014年夏在济南市文物局及西营镇领导的指导下,山东智邦文物保护工程公司自行投资人民币20余万元,对正屋、两侧偏房做出修复。

折叠编辑本段现状介绍

葫芦峪纪念地 位于西营镇东南部。1943~1944年,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济南市办事处主任武中奇、章丘县县长吴建章等曾在该村工作。

葫芦峪革命遗址位于村中,周围全为民房,现有北屋三间,呈砖瓦草木结构古式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屋面塌陷,出现漏雨严重现象。

1、堂屋:

堂屋面阔三间,进深3.8m,通面阔8.4m,房屋(至梁底)高度大约3.3m。堂屋为硬山顶房屋,较两侧的偏房高一些,凸显其主次。堂屋由两扇窗户及两扇木门组成,屋面为木结构红瓦样式,下碱为石砌墙体,上身为土坯结构,四角有墀头。

现门为草绿色木门,原门为灰黑色木门,保存基本完好。门上方有原保留钱币形窗花,门枕石部分破损,门两侧有两个保存完好的腰枕石。窗户为木质窗扇,窗上檐有木质窗花,保留完好。

http://s13/mw690/00688PiHzy70WRq54rafc&690

http://s4/bmiddle/00688PiHzy70WRqkCGfb3&690

http://s15/bmiddle/00688PiHzy70WRq8SYKce&690

http://s2/bmiddle/00688PiHzy70WRqbfDbe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