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走藏龙涧18:给大师的队伍当领队,看晚秋残红

(2017-11-05 21:43:17)
标签:

藏龙涧

红叶

户外

健康

我们的泰山

分类: 行走笔记

再走藏龙涧18:给大师的队伍当领队,看晚秋残红

 

知远之家

 http://s1/mw690/00688Maazy7fzIQbvtC50&690

 全家福


十几天前,光明顶大师给我留言,很客气,问我能否领他们在藏龙涧走走。我很惶恐,自己虽然喜欢户外行走,但满打满算也就是两年,没什么户外经验,除了两次在三人行支持下组织的徒步龙洞英语户外活动,从来没有当过领队,多数时候是跟着户外群,或是自己,或是与领导随意溜达。

http://s4/mw690/00688Maazy7fzIGm4Rda3&690

佛峪瀑布上方的红叶,点缀依旧,已成残红


但是又不能拒绝,因为跟大师户外过几次,途中多次得到他的照顾,还愧领过他的一枚黄神越章。同时,心里还有私心,自己采摘的一些山桃核,还想请大师给做成串珠。所以,当时就痛快地答应了大师。只是,答应以后,心里就惴惴不安。根据我观察,驴友们称大师为大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户外的熟稔,不论是泰山,还是南部山区,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他的脑子里。我给他和他的队伍当领队,岂不是班门弄斧。

http://s7/mw690/00688Maazy7fzIHpAnY06&690

对着藏龙涧一线天的那片红叶,浓烈退去,红艳谢幕


我对大师是充满敬意的,仅他义务组织的我们的泰山群能够活动十年,就让我刮目相看。近年来,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户外群如雨后春笋,但多是鱼龙混杂,所以往往是昙花一现,有不少采取商业运作手段运营了。像大师这种免费的户外群,在户外的江湖上是凤毛麟角。

令我赞叹的还有他的川藏线之行,他以花甲之躯,在另一位独行侠孙老汉的感召下,徒步川藏线,虽然终不能完成,但不服输,不放弃,以骑行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http://s8/mw690/00688Maazy7fzIQDVgXc7&690

坎肩、脸庞,比红叶还红


最让我敬仰的是大师伉俪情深,几次随大师户外,都分享大师带的可口的饭菜,尤其是胡萝卜丝,让我吃过一口以后就念念不忘,再次看到就垂涎欲滴。大师自豪地说,那是他的老伴一大早给他准备的。对于陪同老伴欣赏户外风光,大师总是私人订制,今年就去了云南和新疆,每次都二十天左右。十月中旬,大师跟随其他户外群行走箭扣。老伴看到他拍的照片,说也想去看看,大师二话没说,接着就带着老伴重走了一遍箭扣。

http://s9/mw690/00688Maazy7fzIUbAvu18&690

三秀峰


大师再次征询我的意见,将这次藏龙涧之行定在114,在公交139终点站龙鼎大道集合。从我的住所到集合地点,并不远,但乘公交还要转车。给领导汇报后,决定徒步,翻越转山,沿孟家水库,走到集合地点,也算上热身了。哪知下转山的时候,驴道被施工的工地截断,出口被封了,只好爬过工地的护栏。费了些周折,不过,因为有一刻钟的时间提前量,还是准时赶到了集合地点。

http://s9/mw690/00688Maazy7fzIUmax2b8&690

大师的队伍在哪里


见到大师,格外亲切,寒暄几句,人员到齐,我这个客串的领导走马上任,领着队伍就出发了。近年来,进山的路,越来越让人徒呼奈何,东行簸箩顶,驴道正被拓宽,失去了自然的味道,正在进行的施工,让道路变得尘土飞扬。南行龙鼎大道,交通枢纽的工程已进行了两年多。

http://s3/mw690/00688Maazy7fzIQYROO42&690

木杖在手,闲庭信步


我们躲避着,从龙鼎大道西面的河东畔走,虽然河里没有水,但河畔有树,聊可慰籍。东畔的南边尽头有铁板挡路,本来河上有桥,可以走到西畔的,只是由于施工,桥被拆除了,我们只好把着铁板,沿着河岸上的护栏,跨越过去。有几个驴友还没到跟前,就知难而退,绕行,其实,绕行翻过那边的桥边护栏,难度更大,因为这里的铁挡板还可以让手抓着,助一劈之力。

龙洞村早已搬迁,马蹄岭的北麓变得千疮百孔。我们南行,挑最直接的路上马蹄岭。领导走过这条路,这次依然走在最前面。路有点陡,同行的老张说,还真有爬山的味道。

有几个小孩,十岁左右的年纪,兴致颇高,窜到我前面,我一边鼓励,更多的是提醒注意安全。小男孩初生牛犊不怕虎,头上冒着汗,几次脱离驴道,钻到灌木中。

到了山顶,我们出汗了,也累了,队伍也拉开了距离,所以就坐下休息。人很多,很快弄明白,原来有三拨人汇聚在这儿,其中一拨的领队,我认识,是植物方面的专家,曾同行过。休息的时候,大师拿出自己熬制的酸枣汁,给倒了一杯,领导尝了,说不错,问,咱咋没想到熬呢?

http://s5/mw690/00688Maazy7fzIMiwgAb4&690

马蹄岭上哥俩好


为了减少上下攀爬,也为了看白云山下的红叶,我们沿着马蹄岭东行,那两拨驴友下山走马蹄峪。白云山下的红叶生长在一个土丘上,美艳正当时的时候,那里的叶子红如火,赤如丹,让人惊羡不已。

我们来到那片土丘,红叶的盛宴已经谢幕,乔木黄栌的红叶大都成了落红,灌木黄栌的红叶大都成为暗红或枯红,没有了夺目的色彩,只有个别的叶子还绽放着自己最美的容颜。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兴趣不减,纷纷举着手机或相机,定格最美好的瞬间。

http://s10/mw690/00688Maazy7fzIQmidHe9&690

白云山下的红叶,残红依旧美


大师带着大家行走,更带着大家玩,所以户外活动中充满着轻松闲适和欢声笑语。我走在前面,总是不自觉地按着自己的节奏走。过了白云山,大师说,找个地方休息一下。途中有块岩石平台,曾被天才摄影家拍摄成悬崖,人躺在石头上的惬意被演绎成徒手攀岩的惊险。

http://s15/mw690/00688Maazy7fzIQelCS4e&690

过了白云山,休息并快乐着


坐在这块大石头上休息,有位女士跟我聊天,此前她就主动与我打招呼,说喜欢我写的那些文字,被其中对藏龙涧红叶的描写所吸引,才下决心抽时间参加这次户外。后来,知道她的网名是爱家,是我们的泰山群的群主,这次是和夫君一起来的。爱家手持大大的相机,在我眼里的残红落红,她都拍出美妙的图像,看来美景是需要眼睛发现的。从她标致苗条的身材看,应该是强驴,但一路上,她大多走在队伍的最后,一定是被晚秋的美景绊住了腿脚。虽然交流不多,但能感受到她的朴实、谦逊和文静,就像懂事而有自己主张的邻家小妹或大姐。

http://s9/mw690/00688Maazy7fzILEO5q88&690

爱家和她的护花使者

http://s5/mw690/00688Maazy7fzIQNVB254&690

美片源于专注

http://s5/mw690/00688Maazy7fzILHkWMe4&690

我们在行走,爱家在审美

http://s2/mw690/00688Maazy7fzILztyV81&690

摄影者背后,还有摄影人


在白云山、朱凤山和佛峪岔路口,稍驻足,后面跟上一个小伙子,不是大师的队伍。是我曾同行过也偶遇过的小伙子酱油,他忙叫大哥。我说你一个人吗?他说,还有周哥。话音未落,大周就过来了。我问大周,你的中国好邻居呢?寒暄几句,我们告别。

http://s14/mw690/00688Maazy7fAvajQHrfd&690
偶遇酱油和大周,都是中国好邻居


也是在这儿,同行的一名驴友与我们分手,她是黄河暴走群的,因错过了集合时间,临时加入了大师的队伍,一路都走在最前面,耐心地等着队伍跟上来。她的小伙伴要在矿村午餐,已到了城墙岭,我告诉她前面的路怎样走,就开始领着队伍下佛峪沟。

佛峪沟里也有风景,我最喜欢的是雪后的景致,此时,峪沟里的红叶都落了,一地干枯的红叶,再也没有了靓丽的光泽,脚踩上去刺啦作响。到了般若寺上面的岩石平台,时间刚过12点。当年毓俊也许是在这里倚石看红树,但是现在,红叶在寒意渐浓之后已经悄然退去,其娇媚的容颜已然成为人们的回忆。

http://s2/mw690/00688Maazy7fzIGdEM941&690

佛峪沟里的落红

http://s12/mw690/00688Maazy7fzIGBF2j6b&690

午餐的地方,阳光正暖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流连不下山,因为肚子饿了,中午的阳光正暖和,大家拿出自带的午餐。户外行走虽好,可不能委屈了肚子。领导惦记着林汲泉,我打了声招呼,就陪着领导先下去。

吃了饭,按照约定的一个小时后,我又上去,帅说,出发时间延长半个小时。此时,大师等四个爷们喝酒正酣,脸膛红扑扑的。菜算不上丰盛,但气氛热烈,酒味香浓,几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二哥更是兴奋,词语争先恐后地从口里往外蹦。我不饮白酒,尝了块一位同行驴友自制的壮馍或锅盔,很有嚼头,也很好吃,不知以后是否还有口福能再尝一尝。那是用鸡蛋和的面,当然与市面上卖的不一样。

http://s12/mw690/00688Maazy7fzILVMmL2b&690

推杯换盏,把酒言欢,酒不醉人红叶美,晚秋残红酒更香


酒足饭饱,大师带着他的队伍来到般若寺遗址。他让我带他看毓俊的那首红叶诗,拍了照,还认真地看了其他的石刻和佛造像。在凝神调息、调息凝神的石刻前,看到署名是冶山,他说他有一个朋友,也叫冶山,是刻石治印和研究摩崖石刻文字的高人。他还给我介绍“冶”的含义,并向我求证。我孤陋寡闻,哪敢指教,只有含糊过去。

http://s1/mw690/00688Maazy7fzIH0Gbue0&690

读这首诗,正是时候


在佛峪胜景的木牌坊前合影后,我们一路北行,来到龙洞。这一段,峪沟开阔,前些时候,两边的山上漫山红遍,是远观红叶最理想的地方。移步换景,左瞧右看,虽然都是红叶,但各有红的不同。不过,此时,红叶已经谢幕,但没有影响同行驴友的兴致,我在前面耐心地等着。爱家和其他驴友用镜头发现并记录着深秋残红中的美,将龙洞秋日的美景留在记忆里。自然中的红叶已去,心中的红叶仍在。

从龙洞的东口进入,从西口出来,里面法相庄严的佛像让人新生敬意,其造像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是洞里,还是洞外,都必须照相。去报恩塔的路上,寿圣院遗址的碑刻无言地立在那儿,树影婆娑,黄叶满地,其意境一点不输于红叶,照相也是必须的。

http://s10/mw690/00688Maazy7fzIM1L2F19&690

又到龙洞

http://s13/mw690/00688Maazy7fzII2X6Ifc&690

寿圣院不再,石碑还很完整

http://s3/mw690/00688Maazy7fzIQ9FQK22&690

一树金黄,不输红叶

http://s12/mw690/00688Maazy7fzILtOUb2b&690

驻足龙洞沟


报恩塔的红叶是藏龙涧红叶观赏中的明珠,此时也显得暗淡,但古塔依旧拙朴,过气的红叶和千年的石塔给人思考。红叶明年还会红,石塔将更加古老。子弟兵新补修了钢丝网,我们从安全考虑只好绕行,从旁边的峪沟中走出来,沿着锦屏崖边的小道,来到观景台。

http://s5/mw690/00688Maazy7fzIQBcBC24&690

报恩塔下的残红,依然扑面而来


我常来这里,所以主动提出看背包,让大家尽情地去观景留影。同行的几位男士也许还未交流够,将观景台的景弃之不顾,兀自坐在旁边继续神侃,虽处江湖之远,依然关心国际军事风云,其自信、达观显露出祖国的强大。

http://s5/mw690/00688Maazy7fzIHu8OEe4&690

纵论国际风云


离开观景台的时候,是下午4点。作为领队,我要把握好时间。过了无名泉,就是那片荻花。摇曳的白花在阳光下显得风情万种,妩媚多姿,自然是又吸引了驴友的镜头。万般宠爱集于一身,那片荻花有点受宠过度,很多茎秆都被踩在地上,很多荻花已不知何往。

http://s13/mw690/00688Maazy7fzIQQpNqbc&690

不是芦花是荻花

http://s12/mw690/00688Maazy7fzITXM6f9b&690

男人的笑,一样迷人


从佛字崖的东麓下山,可看到龙鼎大道上的施工工地。夕阳西下,凉意侵人,同行的二哥很郑重其事地给我说,谢谢你,三A,真的,风景不错,路线很好。晚秋残红,往往给人以悲愁和伤感的印象,但是看大师队伍拍摄的图片,都是自然的美景,都是开心的笑容,都是满足和过瘾。大师的队伍里,恩爱夫妻多,神仙眷侣多,每每都是双双同行。参加这样的队伍,我能感受到温馨的tender loving care,即便是嬉戏嗔怪,也是爱意浓浓。大师还诙谐戏谑,往往会让脸皮薄的女驴友粉面含羞,暗自发笑,顾左右而言他。

http://s1/mw690/00688Maazy7fzIQsE8wd0&690

恩爱夫妻

http://s13/mw690/00688Maazy7fzIUiXZG8c&690

神仙眷侣

http://s12/mw690/00688Maazy7fzITRfXJ3b&690

tender loving care


来到公交139终点旁边的桥头,还不到下午5点。我感觉还可以再疾行一段,来个张弛结合,领导也没有异议,于是,把包里的桃核交给大师,与大师和同行驴友告别。赶鸭子上架,客串了一回领队,与大师告别,也算是向大师交了差。

再次越水翻山,出了汗,一个半小时后到家,算了算,和乘公交的时间也差不了多少。(感谢同行驴友拍摄的照片)

http://s2/mw690/00688Maazy7fzIUrc7751&690

大师说,三a,转身,回头,于是有了这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