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走藏龙涧11:小涧抑或睡佛涧

(2017-10-07 13:56:05)
标签:

藏龙涧

户外

健康

睡佛涧

小涧

分类: 行走笔记

再走藏龙涧11:小涧抑或睡佛涧

 

知远之家

 http://s6/mw690/00688Maazy7eOWXE4Khf5&690

 

户外行走中,与水之缘闲聊。他说起龙洞景区的小涧,我一头雾水,同时也好奇心大增,便约定跟他走一走。

早早地定下出行的日子, 106日早8点半,我们提前来到集合地点,意外地遇到依然顾我一行。同行的还有徒步龙洞群的狼,狼是个小伙子,是第一次见。上了佛字崖,偶遇洋洋两人,他们听说去小涧,也决定随行。

http://s7/mw690/00688Maazy7eOWXpp8q96&690

 

龙洞景区有个景致,叫睡佛。藏龙涧里,山峰叠嶂,从一个角度就叠嶂出睡佛的镜像,那是两山夹一谷,从谷口抬眼往远处看,就能依稀看到睡佛的样子。水之缘说的小涧,就是这个山谷。

http://s12/mw690/00688Maazy7eOWXzjgn1b&690

 

我们从报恩塔下来,很快再下到路边的沟里。沟里没水,乱石纵横,在多年的水的冲刷下,大多没有棱角,呈现着圆润光滑的样子。

谷口的树枝上,拴着一个红布条。拐进谷中,顿感冷气袭人。中秋后的天气,很是凉爽,但是谷中的温度要比外面低几度。

比起众人常去的藏龙涧,这个小涧的确是小,主要是窄,也就几米宽,抬头看,只能看到一线天空。里面小树杂生,石头横七竖八而且有着很厚的绿苔。我们几人只能鱼贯前行,不时弯着身子,从树枝下钻过。小涧是一溜上坡,我们的脚在乱石间移动,专心致志地、缓慢地行走。

http://s3/mw690/00688Maazy7eOWPR50mf2&690

 

小涧里很幽静,鸟声偶尔传来,显得清脆响亮。前行的道路上,不时地有蜘蛛网,能绕我们就绕过去,水之缘说,它们盖个窝也不容易。生活在都市,面对不断高企的房价,确实深有感触。里面空气潮湿,地面也湿润,偶尔看到山韭菜,都是很肥嫩,青绿可爱,远胜于外面山坡上生长的干瘪、清瘦的韭菜。

http://s4/mw690/00688Maazy7eOWRJRV9d3&690

 

因为石头多,土少,小涧里植被并不很茂密,没有及腰深的青草,没有密不透风的荆棘,所以小涧里的行走还是很惬意的。有棵十公分左右粗的树上,竟然刻着字,写着“随游小藏龙涧”,还有落款,字迹清晰可见,娟秀而有力。同行驴友开玩笑说,树长大以后,这些字也得永年了。原来,小涧是藏龙涧的简称。我突然觉得,既然是进入了睡佛的腹地,叫睡佛涧岂不更好。这个涧虽然小,但独树一帜,风景幽绝,禅意满满,其魅力不输于藏龙涧。

http://s15/mw690/00688Maazy7eOWQaTFQ2e&690

 

睡佛涧里大树不多,但藤蔓植物不少,有的紧盘着陡峭的崖壁,一路高升,将崖石装扮成绿屏。还有一片野葡萄,枝蔓延伸出很远,上面的葡萄还剩有一些,紫黑色,如大豆粒那么大,摘一颗尝尝,很甜,一点不酸。虽然野葡萄个儿不大,但核儿却不小。摘的时候,有的葡萄破了,汁液将手染得黑红。

行走伊始,我就问水之缘,途中是否有危险之地。他轻描淡写说,有个几米的爬高,让我不必担心。看到眼前矗立的山崖,我就觉得考验的时候到了。山崖有几米高,中间有个洞口,往外滴着水,去年水丰沛,这里水柱如泄。山崖很陡峭,有七八十度,是那种页岩,一层一层叠加着。

http://s5/mw690/00688Maazy7eOWRmg4s34&690

 

水之缘看我面露难色,安慰我说,好爬,并率先示范。我跟着他,避开崖石湿润的青苔,先用手抓好凸出的石块,再抬腿寻找踏脚的地方。不能高抬腿的地方,就用膝盖紧紧地靠住外凸的石头,两手再往上寻找新的、可抓的崖石,胸口尽量贴着崖壁,增加摩擦力。虽然手脚有点哆嗦,但还有惊无险地爬了上来,赶快给下面爬的同行拍个照片,照片中的这个崖壁一点也不陡峭。

水之缘在上面指挥着手脚往哪个方向用力,还趴下,伸手拉下面的驴友。我惊魂甫定,觉得自己有点大惊小怪,崖石的下面不是深渊,即便是爬不上来,滑下去,也没有性命之忧,只不过是滑了个滑梯罢了。

http://s3/mw690/00688Maazy7eOWMnXRU82&690

 

过了这个崖壁,睡佛涧里逐渐明亮起来,脚下的土也多了起来,草也多了,正在变得枯黄。借助小树,我们又爬上一个较陡的坡,就基本上走出了睡佛涧。看看时间,攀爬睡佛涧,用了一个多小时。

此后的路,依然是一路上坡,地上铺满着枯黄的草,山坡上长着茂密的树,树荫完全遮住了秋日中午的阳光。山坡的尽头,与黑峪至佛峪的驴道汇合,成丁字口,旁边的树上拴着一个红布条。

睡佛涧如世外桃源,幽静深邃,养在深山人未知,或独行,或三俩同行,是绝佳去处,可面壁,可思索,可忘忧,可去尘,可什么都不想。那块崖壁,上爬可以,下行难度不小。

http://s3/mw690/00688Maazy7eOWPxQUqe2&690

 

顺着黑峪村东边的那条沟,我们来到藏龙涧涧底,一队驴友迎面而来。其中有个小男孩,看着涧底石头上的字,认真地念起来,黑山谷。的确,山谷就是峪。不过,黑山谷,我是第一次听到,觉得这名字比黑峪还形象。

http://s14/mw690/00688Maazy7eOWUWD6Z3d&690

 

依然顾我一行在与我们同行一段后,还没到西蒋峪垭口就分开了。洋洋两人在藏龙涧底与我们告别,水之缘在去浆水泉的岔口与我们再见。我与狼往出发点走,小伙子途中接到电话,说是岳母等着他回去吃午饭。回到洪山路南口,小伙子说走不动了,坐下歇歇。

小伙子是第一次走藏龙涧,我打趣说,他的藏龙涧之行,起点高,走的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走过。途中看到枝头挂坠的红彤彤的柿子,小伙子很高兴。

http://s14/mw690/00688Maazy7eOWRzOi19d&690

 

http://s2/mw690/00688Maazy7eOWXsE2l4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