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5章:豫兮若冬涉川
(2017-04-25 10:52:51)
微信群"悦读海淀·经典常伴《道德经》1群"的聊天记录如下:
—————
健康传播者
上午7:38
豫兮若冬涉川:他做事情总是预先准备打出很大的余量。就好像是冬天要渡过大江。古代因为没有合适的渡船,更没有桥梁,所以冬天渡过大江很困难。所以要预先做好准备,打出很多的物质的余量。这个豫,有预先的意思,也有宽裕的意思。
以上解释,如果冬涉川的意思是如冬天过大江,按实际情况应该是,如果老子的年代没有船和桥,人们就会利用冬天河川结冰可以涉之,但需要事先准备好,特别是要等待冬天到来。这样理解或比较符合自然的现实。
豫兮若冬涉川:他做事情总是预先准备打出很大的余量。就好像是冬天要渡过大江。古代因为没有合适的渡船,更没有桥梁,所以冬天渡过大江很困难。所以要预先做好准备,打出很多的物质的余量。这个豫,有预先的意思,也有宽裕的意思。
以上解释,如果冬涉川的意思是如冬天过大江,按实际情况应该是,如果老子的年代没有船和桥,人们就会利用冬天河川结冰可以涉之,但需要事先准备好,特别是要等待冬天到来。这样理解或比较符合自然的现实。
南方的老树 上午7:56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已经有船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已经有船了。
健康传播者 上午8:09
@南方的老树 但“冬天渡江更困难”似不好理解呢?
@南方的老树 但“冬天渡江更困难”似不好理解呢?
南方的老树
上午9:27
老子当时应该是在洛阳(东周洛邑),观察黄河情况。豫兮若冬涉川、涣兮若冰之将释。这比较明显有结冰的现象。又当时水土保持较好,黄河水比较大,故河面比较宽阔,在冬天不可能用船,只能步行过去。我猜测,黄河有冻的不严实的地方,裂缝、冰窟窿,为了防止掉进冰窟窿,就要做些准备,要带长木棍避免掉下去而直接沉没,可以抗住两边;但是真的掉下去,即使上来也是冻僵了,故还得有些别的防范措施等。另外古人可能生活条件不那么好,包括保暖的衣物和鞋等,都要加厚等等。所以冬涉川就要豫。豫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预备,预先准备;一个是宽裕。所以,豫兮若冬涉川,意思是,平时工作生活多做些预防措施、准备,打些宽裕,就好像是冬天度过大川一样。
老子当时应该是在洛阳(东周洛邑),观察黄河情况。豫兮若冬涉川、涣兮若冰之将释。这比较明显有结冰的现象。又当时水土保持较好,黄河水比较大,故河面比较宽阔,在冬天不可能用船,只能步行过去。我猜测,黄河有冻的不严实的地方,裂缝、冰窟窿,为了防止掉进冰窟窿,就要做些准备,要带长木棍避免掉下去而直接沉没,可以抗住两边;但是真的掉下去,即使上来也是冻僵了,故还得有些别的防范措施等。另外古人可能生活条件不那么好,包括保暖的衣物和鞋等,都要加厚等等。所以冬涉川就要豫。豫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预备,预先准备;一个是宽裕。所以,豫兮若冬涉川,意思是,平时工作生活多做些预防措施、准备,打些宽裕,就好像是冬天度过大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