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称性》 教学设计
(2017-10-16 11:26:21)
标签:
小学美术教育 |
分类: 郑瑛名师工作室—段丹丹专栏 |
《巧用对称性》教学设计
健康花城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形与生活的关系,巧妙地设计对称形并应用到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感受、探究领会、拓展思维、时间创作、展示评价的过程中,使用剪贴、绘画等方法,完成运用对称图案装饰生活物品的设计制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哪里有对称式的,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的体现。了解他们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对称形作品。
难点: 对称美的构成方式、造型的新颖美观。
三、教学准备 :手工彩纸、剪刀、刻刀、胶水或双面胶、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如何巧用对称形进行剪纸。
板书课题:巧用对称形
二、图片欣赏,感受对称美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一些出现对称形花纹的地方,那老师接下来要展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看看大家平时注意到这些熟悉的场景没?(课件展示自然和生活中的对称形)
生:认真欣赏图片。
师:看到同学们认真的欣赏这些美丽的场景,说明真的是吸引到大家了,其实,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正是有了“对称形”对于生活的装饰,才把生活装点的更加和谐。
师:好了,看了这么多的图片,谁来大胆的说一说:对称形给你什么感受?
生回答,师肯定并完善:均衡、稳定。(板书)
师:对于均衡、稳定,很多同学理解起来可能还有模糊,那我们就通过书上的图片再来好好感受一下,并尝试总结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
学生认真看书上的作品。
师:谁来尝试说说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
生回答,师鼓励和肯定。
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四、教师示范
师:既然大家对对称形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就来真真实实的感受一下对称形带来的美感。
(课件出示制作方法)教师同步利用实物展台用中心对称来进行示范:对折-画图案-剪-展开。
(示范过程中顺便叙说一些常用的基本花纹:半圆形、三角形、月牙纹等等)
你觉得这两幅作品哪件色彩搭配更醒目
生:第一幅
对,运用了对比比较强的色彩
看看这几幅图,我们一定要注意颜色搭配的更加醒目
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改变呢?边角
剪下来的对称形可以制作书签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大胆创作、教师指导。
师:好了,老师示范完了。接下来同学们按照作业要求,来制作自己的美丽剪纸吧。
(作业要求:以教室为装饰范围,为教室里的一景一物设计合适巧妙地装饰。
注意:1、运用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方法。
师进行指导,鼓励完成作品的同学积极将作品展示于展示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展示评价
1、作品用了那种对称的方法?作品创新点是什么?(自评)
2、谁的对称形制作的最美观?从哪可以看出?(互评)
四、展示交流
1
2
六|课后延伸:装置艺术
生活就像一本书,其中总是充满了太多的艺术元素。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经过一定规律的组合,就会演变成一幅幅惊人的作品。(课件出示纽扣、树枝、易拉罐完成的作品)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大家以后能时时刻刻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设计对称的图案,为巧用对称形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解决本课的难点,启发学生如何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看书上,进一步理解
小组合作探讨
可以怎么利用对称形
书签、灯罩、收纳袋
顺着折痕找对称形
制作灯罩步骤
教师巡视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帮助其完成作品。
一、
老师拿出一个对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1
2
3
4
5
让学生对本课要学的对称形产生兴趣。培养其观察、记忆生活的能力。
两边的图案可以完全重合
轴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