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凡四训》之“爱惜物命”随笔——郝庆雨

(2017-03-07 09:48:05)

《了凡四训》之“爱惜物命”随笔

    在《了凡四训》第三部分,有一段讲到了爱惜物命: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什么是爱惜物命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又言:“恻隐之心,仁也”所以恻隐之心是人之一端。所以求仁必从此求,积德也比从此积。佛教五戒,第一便是不杀生,这是仁。《周礼》言:“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春是农历正月份。牺牲就是祭祀品,一般用家畜。牝,指雌性的牲畜。西周的法律明文规定,孟春时节祭祀不能用雌性的牲畜。因为这个季节是动物繁殖生育的季节,所以杀一个雌性牲畜有可能涉及到好几条生命,这是一种恻隐之心。孟子也曾说过,君子要远离庖厨。君子不忍心看到厨房里宰杀、烹煮生灵的场面,所以这也是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即使是我们不能完全不吃肉,也要做到“四不食”:第一,听到动物被杀的凄惨声音不忍心吃;第二,看到杀害动物的血腥场面不忍心吃;第三,自己饲养的动物不忍心吃;第四专门为我而杀的不忍心吃。所以应当从此地慢慢培养,真正做到戒杀护生。人与动物是需要将心比心的,我们不能擅自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去侵害别的生命,为人不可不仁。

如此做下去,慈心便会慢慢增长了。不止杀生吃肉应当戒,娟飞蠕动的小生灵都是有灵智的,因为都是物命。比如说人类最基本的东西,穿衣与吃饭,都是用很多生命换来的。做衣服用的丝织品是煮蚕得来的,所以为了取得一件衣服的蚕丝,不知伤害了多少蚕蛹的生命。农夫耕作锄地,也会杀死很多虫子,所以我们吃的粮食,也伤害了很多生命。所以想一想我们的生活,都是伤害了别的生命以成全自己的饮食起居,所以说那些浪费不知道节俭、甚至于暴殄天物的人,与杀生是同一性质。至于我们每天手误伤到的生灵以及脚下误伤到的生灵,就更多了,我们都应当谨慎对待。所以《太上感应篇》说: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苏轼诗曰:“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大意是说,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让乳燕归来,看到冲撞窗户的愚痴的苍蝇,赶紧打开窗让它出去,担心家里的老鼠没有东西吃,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夜里不点灯,是爱惜飞蛾的生命。所以,这些都是非常仁慈的做法。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先生也将本诗做成画,收录到了《护生画集》第一集之中,也旨在劝诫人们爱护生命,戒杀放生。

http://s6/mw690/00688xzyzy79jl648Jff5&690

附:《护生画集·拾遗》  丰子恺先生画  弘一法师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