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民族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课复习重点
(2020-01-03 10:44:49)
标签:
考研民大中央民族大学重点日语语言文学 |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29 科目名称:日语基础
I.考查目标
本科目考试旨在考查考生有关日语语言学、日语实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日语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两方面内容:
一、日语语言学:主要包括日语语言知识,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语言技能:主要包括日语文章的阅读理解,日汉、汉日互译,写作。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语言学基础知识为 25 分
2)日语文章的阅读理解为 30 分
3)日汉、汉日翻译为 50 分
4)写作为 45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 1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25 分
2)单项选择题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3)日汉、汉日翻译 2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4)作文 1 大题,共 45 分
.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考查目标】
正确理解日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日语语音
1) 入门基础知识
2) 日语的音节和音拍(莫拉)
3) 日语的韵律
4) 日语的语流音变
二、日语文字标记
1) 平假名、片假名
2) 罗马字
3) 日语中的汉字4) 日语文字书写系统
5) 日语的标点与书写格式
6) 日语文字标记系统的特征
三、日语词汇
1) 词和词汇
2) 日语词汇的类别
3) 日语的词汇系统
4) 日语词的构成
5) 日语词的语感
6) 日语辞书
四、日语语义
1) 语言符号和语义
2) 语义的分类
3) 语义的聚合
4) 语义的组合
5) 语义的变化
五、日语语法
1) 日语的词类
2) 日语的格与句子成分
3) 日语的态
4) 日语的体与时
5) 日语的情态
6) 日语的复句与接续
六、日语语篇
1) 语篇的界说及相关问题
2)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3) 日语语篇的信息组织
4) 日语语篇的视点
5) 日语的引用与引述
七、日语语体
1) 语体与语境
2) 日语语体与语篇类型
3) 日语的口语体与书面语体
4) 日语的简体与敬体
5) 日语的敬语与得体表达
第二部分: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还应能读懂与日语专业有关
的文献、资料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
9)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和古日语的读解能力。
第三部分:翻译
该部分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基础翻译能力。考试范围包括考生入学应具备的日语词汇量、
语法知识以及与汉日翻译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 10,000 个以上日语认知词汇。
2)掌握日语语法及日语口语和各种日语文体的表达习惯。
3)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和古日语的读解能力。
4)能够翻译一般难度的汉语和日语文章,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译文通顺,基本忠实于
原文,并能够准确反映原文的事实和细节。
第四部分:写作
考生应能书写不同类型的日语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
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
1)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恰当选用语言进行表达。
. 参考书目
1、《日语概论》翟东娜 潘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日本语言》徐一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标准日语语法》顾明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新编日译汉教程》陈岩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5、《日本语句型词典》徐一平 外研社 2013
6、《日语论文写作—方法与实践》于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8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3 科目名称:日本文化
I.考查目标
日本语言文化专业综合基础课的入学考试主要考察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日本
文化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等专业基础知识;考察是否对中日文化传统、文化特性、文化形态
以及日本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变迁规律和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多重结构形成的影响等问题
具有一定的了解;考察是否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识、意愿和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文化学理论为 20 分;日本文化史知识为 70 分;中日文化交流史为 6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简答题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论述题 2 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文化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2.文化学的研究意义。
3.文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
4.区域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第二部分:日本文化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 日本文化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意义。
2. 日本文化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现状及代表性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
3. 东亚区域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4. 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及现状。9
第三部分:日本文化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基础知识。
1.日本文化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分期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特点。
2.日本文化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典籍。
3.汉字、中国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影响。
4.中国区域文化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影响。
2021专业课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 字为佳。如果是A4 的纸,以5-8 行为佳。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ƒ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考生练习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