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考研专业课复习重点

标签:
考研民大中央民族大学重点考古学 |
科目代码:618 科目名称:考古学通论
I. 考查目标
考古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考古学导论、考古学简史、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
至元明清考古等方面。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较深入地理解考古学的基
本理论及方法、较清晰地把握考古学科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了解重大考古新发现及其学术
意义,并能够展示出分析和解决考古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考古学导论 2.考古学简史 3.史前考古、 4.夏商周考古、 5.秦汉至元明清考古。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8-10 题)、2.简答题(4-5 题)、3.论述题(2-3 题)。
.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考古学导论
【考查目标】
1.具有较扎实的考古学基础知识。
2. 全面把握考古学中的基本概念。
3.正确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4. 深入了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考古学的基本含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二、考古学的学科体系
(一)考古学的学科分支
(二)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考古时代的划分
(一)石器时代
(二)青铜时代
(三)早期铁器时代2
四、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含义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
五、田野考古
(一)考古调查及资料整理
(二)考古发掘及资料整理
六、科技考古
(一)测年方法及其运用
(二)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分析
(三)动物考古与植物考古
(四)古代人类食性分析与人骨研究
(五)考古勘探技术及水下考古
第二部分:考古学简史
【考查目标】
1. 全面了解考古学产生的背景。
2. 正确把握考古学发展的脉络及特点。
一、欧美考古学简史
(一) 从古物学到考古学(1840 年以前)
(二) 考古学的发展(1840——1960 年)
(三) 新考古学及以后的考古学(1960 年以后)
二、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 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 考古学传入中国(19 世纪末)
(三)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和初步发展(1921——1949 年)
(四) 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1949——1980 年)
(五) 中国考古学的新发展(1980 年以后)
第三部分:史前考古
【考查目标】
1. 认识中国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基本特征。
2. 把握各区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谱系。
3. 了解考古学文化的兴衰原因。
4. 理解文明化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一) 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
(二) 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年代与分布
(三)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四)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3
(五) 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一)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因素的关系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及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四)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五)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六)中国早期文明的探索
第四部分:夏商周考古
【考查目标】
1. 了解夏商周文化的来龙去脉。
2. 充分认识三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3. 正确把握夏商周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问题。
一、夏文化探索
(一)二里头文化的内涵
(二)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三)王湾三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二、商代文化
(一)先商文化
(一) 二里冈文化
(二) 殷墟文化
(三) 商代墓葬
(四) 商代社会经济
三、西周文化
(一) 西周文化的渊源与先周文化
(二) 西周都邑遗址(周原、丰镐、洛邑)
(三) 姬姓与异姓地方封国重要发现
(四) 西周墓葬
(五) 西周社会经济
四、东周洛邑与列国文化
(一) 都城遗址
(二) 墓葬
(三) 社会经济
五、夏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一)北方及东北地区
(二)西北及西南地区
(三)东方及东南地区
(四)闽江及岭南地区
第五部分:秦汉至元明清考古
【考查目标】
1. 充分把握历代都城格局的演变规律及特征。4
2. 全面认识历代埋葬制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 通过各类遗物及相关遗迹了解手工业、农业生产以及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等方
面的情况。
一、秦汉考古
(一) 都城及重要建筑遗址
(二) 埋葬制度
(三) 货币和度量衡
(四) 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二、三国至元明清考古
(一)重要城址和瓷窑址
(二)埋葬制度
(三)佛教遗存
(四)各类遗物
(五)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2021专业课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 字为佳。如果是A4 的纸,以5-8 行为佳。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ƒ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考生练习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