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疗愈|表达艺术治疗基础与实操技术

标签:
艺术治疗实操艺术治疗技术艺术治疗基础理论 |
分类: 表达性艺术治疗 |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心有所想而口不能言是现代人的各种精神压抑与心理冲突的缘由。很多社会科学家也提出,人的情感讯息表达有93%来自于非言语及声调的表达,换言之,我们平日的言语表达只能够传递7%的情感讯息。那么,我们该如何促进人们能够更具体地表达难于启齿的感想,从而了解自己呢?
表达艺术治疗是一种融合了心理学和跨模式的艺术媒体的心理治疗。透过各类艺术作为表达媒介,如视觉艺术、音乐、声音、舞动、戏剧、创意文字等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让人从中认识自我,并且释放压抑的情绪,当这些压抑的情绪被释放出来后,同时会刺激脑神经。新的思绪、情感和想象会从中意识中涌现出来,最终我们可以引发行为与心灵上的改变,达至身心整合。
艺术之所以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近年来被广为推广,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艺术治疗的独特之处:
(一)艺术作品不受时空限制,而且是真实存在的。
(二)艺术表达较能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
(三)可以减低当事人的防御机制。
(四)艺术治疗过程是一个建构、复演的过程。
(五)艺术治疗比一般传统心理治疗的对象要更广泛。
(六)在艺术治疗团体中,成员藉着分享讨论作品的过程,易接纳的已开放经验,流露真情感。
http://s7/mw690/00688wsNzy7eg2E9kt856&690
肖恩·麦克尼夫曾写道
“当艺术与心理治疗结合时,二者的广度与深度都会被拓宽;当二者共同运作时,人类的疗愈历史可得以延展。”当我们将艺术形式用于自我疗愈或治疗过程中时,我们不太关心视觉艺术的优美,文字的语法和风格,歌曲的和谐流畅。我们只是用艺术形式去释放、表达和放松。同时,通过研究象征的、比喻的信息来获得洞察力。如果我们花时间沉浸在这些信息中,就会得到艺术的回应。
艺术治疗的目的:
1. 明白表达艺术治疗基础理论,掌握当中的理念和精神;
2. 学习建立安全、非批判和接纳的环境,以不同艺术促进社区和谐;
3. 学习非语言的表达艺术,促进沟通和表达能力;
4. 透过跨艺术媒界的体验,寻找内在资源、舒缓压力、加强自我察觉、提升创造力;
5. 了解应用表达艺术在儿童、青少年、家庭、老人的经验;
6. 共同构思切合社区需要的表达艺术应用模式;
7. 明白应用表达艺术时要注意的事项:a)以表达艺术表现共情,促进与服务使用者的沟通、关系建立和成长。b)未有相关训练的助人者在应用表达艺术作为介入具工时应注意的专业操守。
http://s3/mw690/00688wsNzy7eg2FU2xYd2&690
以下是参加艺术治疗课程学员感悟:
这次艺术治疗小组深感难忘和感动。透过各种方式如肢体活动、角色扮演、声音、音乐、颜色、美术和文字,让我摸索和反映自己深层之情绪及思维。
艺术治疗师给予合适的指引、充分的自由空间及组内分享,令我更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尤其阴暗面),并整理及沈淀自我之思绪。承诺要善待自己,实践生活平衡,让生命有更多喜乐。
本人为戒毒辅导的社工,主要负责一个计划,支持滥药人士的家庭成员。据本人的观察所见,不同的服务对象几乎每天都为家中的滥药者感到焦虑、无助,却鲜有关顾自己身、心、灵的需要,故在家人的滥药问题上更感孤立无援。
在计划中担当舞动治疗导师的角色,并以表达艺术治疗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创新的方法抒压,例如与一众参加者进行简单的舞蹈练习,让自己心里的负面情绪慢慢释放出来。再者,参加者亦在工作坊里制作不同的艺术作品,数十岁的他们执起画笔,拿着装饰,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有故事、属于自己的家。大部分参加者皆称自己没有任何艺术触角,却为着自己努力的成果而感到兴奋。
每一次完成工作坊后,参加者均称自己骤觉开心得多了,纵然在家中面对的问题没有改变,这一系列的工作坊让我的服务对象不再只为眼前的问题着急,而是先顾及自己的需要,再推动家人改变。眼见不同参加者在工作坊的投入,以及他们在家庭中带来的正面改变,对我来说十分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