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治疗是一种以「游戏」为沟通媒介和心理动力的心理治疗方法,并依儿童各阶段发展作为架构
,在安全、自在和尊重的环境中,提供儿童一些玩意和方法(如:玩具、布偶、黏土、纸牌游戏等),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
可以更自发、直接和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
提供宣泄的管道,以抒发和释放一些不舒服或是累积下来的情绪。
帮助他们将潜意识的经验与感受形象化、口语化,并将之隔离在自己现实经验之外。
协助他们制订另一个适应现实环境的规则,让他们在自我指导中学习如何面对生活。
透过游戏与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他们再次拥有对自己和对环境的『掌控感』、『能力感』和『成就感』。
【游戏治疗的作用】
游戏治疗不只是与儿童玩玩,更重要的是透过游戏治疗的过程,令儿童可以在治疗师的互动当中体验到情绪的抒发、烦恼困扰的降减、
创伤事件的重现、冲动的转移以及正向的情绪经验。
在安全的游戏治疗经验中,儿童可以探索不熟悉的事物,并发展出对经验、感受与认知的了解。将儿童在现实中无法处理的,由象征意义转变为可学习的、可处理的情绪与事物,并从中学习面对自己情绪及自我控制的能力。一位受过游戏治疗训练的治疗师,便能在此过程中,做出适时及适当的处理。
http://s10/mw690/00688wsNzy7aqrzWS7L39&690
五大游戏治疗法:
游戏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儿童不合理的行为若仅靠说教或惩罚去矫正,往往难收成效,反之,采用适合年龄特点的游戏方法治疗或可奏效。游戏治疗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角色扮演游戏
与其用成人进行咨询谈话的形式交谈而问不出一个所以然,不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扮演母亲、父亲、老师或其它角色,让他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渲泄情绪、表达愿望,从中了解孩子的想法。
象征性游戏
利用小玩具做一些短小而带有情节的象征性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让孩子戴上面具,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从旁提醒他们约束行为,并提示故事情节和灌输正确的应对方法,达到编训与规范行为的目的。
模仿游戏
这种游戏方法主要通过模仿活动,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一旦孩子出现失控行为,应立刻进行干预和指导。
画画游戏
画画游戏的作用是利用实物控制孩子的动作和行为,孩子经过长期的训练,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动作,规范行为。这种游戏活动的重点不在于激发和鼓励孩子如何想象和创造,而是帮助他们通过画画活动学会控制自己。
规范游戏
通过打弹子、玩扑克牌、下棋、投球等具有竞赛性质和固定规则的游戏,让孩子学习遵守规则。经过一段训练后,孩子自然能够自觉遵守规则。
游戏治疗除了适用于儿童,亦适合任何年龄的人,协助成人进行诊断、提升治疗关系、超越沟通的障碍、缩短当事人的距离,扩充当事人的沟通范围、重新架构治疗关系、减少压力、发掘潜能、提升自尊、增加自信及成就感、及增加情感上正向的联结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