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氏篇》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2024-04-09 08:17:31)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篇》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注释】

知:知道,明白。

之:指道理。知仁义、懂孝悌、诚实守信等。

【译文】

孔子说:“生下来就明白道理的人,是上等资质;通过学习而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惑才知道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惑还不学习,这是下等资质了。”

【学而思】

“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是大人,是君子;“困而学之者”能成为大人,成为君子;“困而不学者”为小人。君子通过学习而知天命,小人“困而不学”才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是天生质朴的人,忠孝仁义是其本能。

“学而知之者”是主动学习,知错能改,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人。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困而学之者”是被动地学习,解决了困惑之后,有可能放弃继续学习。

“困而不学者”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

参读: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1.7)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篇》5.28)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7.20)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篇》17.3

【知识扩展】

《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译文】天下通行的大道有五种,实行大道的美德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通行的大道。智、仁、勇这三种是天下共通的美德,用于实行这五种道理是一样的。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遇到困惑后才知道;他们初始的境界虽不同,只要他们最后都通晓大道,就是一样的。有的人安于实行这些道理,有的人凭着利害关系去实行这些道理,有的人勉强去实行这些道理,虽然出发点不同,只要最终取得了成功,就是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