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宪问篇》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2023-12-05 08:16:47)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宪问篇》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

公叔文子:公叔发,谥号为“文”,全谥为“贞惠文”。

大夫僎:僎,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古音读[xún]

【译文】

公叔文子举荐他的家臣“僎”与他一同被提升为卫国大夫,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仅凭这一点,公叔发死后就可以用‘文’这个谥号了。”

【学而思】

为政者需爱才若渴、知人善任,不可妒贤嫉能。

参读: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卫灵公篇》15.14)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篇》14.8)

【知识扩展】

《逸周书·谥法解》: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公叔发推荐家臣为大夫,符合“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译文】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要说实情。我所以能够得到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侮辱人,项羽仁厚而爱护人。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所降服攻占的地方就分封给他们,能与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嫉恨人家,有才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却不论功行赏,夺得了土地而不与人家分利,这就是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帷幄中运筹策划,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是他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病之,问侍吏曰:“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乡尉猗[y]氏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宪具言嘉贞所为,且请以己之官授之。太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邪!”因召嘉贞,入见内殿,与语,大悦,即拜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也。

【译文】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疑难事无法决断,很是忧虑,于是问侍奉他的官吏道:“这个地方有没有可以商议事情的杰出人才呀?”官吏告诉他,曾任平乡尉的猗氏县人张嘉贞有奇才。张循宪召见张嘉贞,向他请教这件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张嘉贞于是对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没有一点不清晰之处。张循宪于是请他代写奏疏,所谈的都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张循宪回到朝中,见到武则天,武则天称赞他的奏疏写得很好,张循宪于是把疏文为张嘉贞所拟的事全部禀告了武则天,并请求武则天允许将他自己所担任的侍御史职务授给张嘉贞。武则天说:“朕难道还没有一个官位来荐引提拔贤能之士吗”于是在内殿召见张嘉贞,与他进行了谈话,感到非常满意,当即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为了奖赏张循宪发现人才的功劳,武则天还提升他作了司勋郎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