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14.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注释】
能勿劳乎:使之勤劳,不能好逸恶劳。
能勿诲乎:规劝,劝谏,使之知错能改。
【译文】
孔子说:“爱他,怎能不叫他懂得吃苦耐劳呢?真心对待他,怎能不尽心劝谏呢?”
【学而思】
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人只会一事无成。父母和子女之间,师长和弟子之间,君主与臣子之间都要做到相互劝勉,以骄奢淫逸为耻辱,不能贪图安逸享乐,懂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
参读: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篇》14.2)
【知识扩展】
《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译文】百姓勤劳就会想到节俭,想到节俭就会产生善良的心;安逸则会放纵,放纵就会忘记善良,忘记善良就会产生坏心。
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宫,余惧穆伯之绝嗣也。
【译文】你刚才却说:‘为什么不自求安逸?’用这样怠惰的态度来担任国君赋予你的官职,我真担心你父亲穆伯要断绝后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