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佾篇》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2022-07-29 10:12:50)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篇》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注释】

《韶》[sháo]:韶乐,史称舜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产生于约公元前23世纪舜时代乐舞,《韶》乐主要内容是歌颂上古帝王让位于贤(尧禅让于舜)的盛德。后来又先后被称作《箫韶》《大韶》《九招》《九辩》《九歌》等。《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武》:《武》即武王时之《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二)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有灭商。(三)灭商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五)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舞者皆坐,作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治理。(六)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全舞结束。

尽美:十分完善。

尽善:极美;完美。

【译文】

孔于评论《韶》乐说:《韶》乐尽善尽美,没有一点缺点。评论《武》乐说:《武》乐很完美,但还不完善。

【学而思】

指视听,指蕴含的意义。《韶》是歌颂舜的乐舞,舜得天下是接受尧的禅让,在位期间天下大治,又将天下禅让给禹,所以《韶》礼乐具备,尽善尽美。《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乐舞,武王以征伐取得天下,《武》中必有杀伐之音,所以不能尽善。

《礼记·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君王功业创立后就制作乐,政治安定后就制定礼。功劳越伟大,所制的乐也就越完备;政治越安定,所制的礼也就越完善。)

【知识扩展】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季札(季札是与孔子齐名的圣人)见舞《象箾[xio]》《南籥[yuè]》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hù]》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dào]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译文】季札看到跳《象箾》《南籥》舞,说:真美啊,但还有所遗憾。看到跳《大武》舞,说:美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像这种情况吧!看到跳《韶濩》舞,说:圣人这么伟大,尚且还因言行有缺失而内愧于心,可见当圣人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舞,说:真美啊!勤劳于民事而不自以为有功德,如果不是禹,还有谁能做到呢?看到跳《韶箾》舞,说:德性到达顶点了,真伟大啊!就好像天无所不覆盖,像大地无所不承载。即使是再高的德行,也没有办法在此之上有所增加了,观乐到此,已达到顶点了,如果还有别的乐舞,我也不想再欣赏了。

注:《象箾[xio]》是武舞,《南籥[yuè]》是文舞,都是歌颂文王的乐舞,因文王未致太平,所以季札说犹有憾;《大武》是歌颂武王的乐舞,武王时周室开始兴盛,因此称颂周之盛;《韶濩[hù]》是商汤的乐舞,季札认为,商汤虽然伟大,但汤伐桀,未免有失君臣之义,所以说犹有惭德;《大夏》是夏禹的乐舞,《韶箾》是虞舜的乐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