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莫远忧
莫远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0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篇》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2022-06-09 08:19:04)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篇》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注释】

贫而乐:安贫乐道。(安,处于。处于贫困之中仍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乐趣)。物质生活是精神追求的基础,但是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是讲做玉石的方法。切:剖开石头叫切。磋:用矬子把石头部分锉去,留下玉。琢:雕琢成各种形状。磨:磨光,抛光,使玉发出美丽的光彩。

《礼记·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如切如磋是说君子研究学问;如琢如磨,是说君子的自身修养。)

诗:《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

赐: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遗留下来经商要讲诚信的风气,被后世商界所推崇,后人称为端木遗风

【译文】

子贡问: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奢,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算可以吧。但还是比不上贫困却以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乐,富贵还能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赐啊,我们可以一同研讨《诗经》了,你做到了触类旁通。

【知识扩展】

《资治通鉴·唐纪十一·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五月壬申,魏徵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nng]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固无得而称焉。夫取之实难,守之甚易,陛下能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乎!

【译文】五月壬申,魏徵上奏疏,认为:“陛下从善如流、闻过必改的精神似乎不如从前,谴责惩罚渐多,逞威发怒比过去严厉了。由此可知富贵时不希望引来骄横奢侈,而骄横奢侈却不期而至,这并非虚妄之言。而且当年隋朝府库仓廪的充实与户口甲兵的强盛,今日如何比得上!然而隋朝自恃富强徭役频繁以至国家危亡,我们自知贫弱与民清静而使天下安定;安定与危亡的道理,昭然若揭。从前隋朝未发生变乱时,自己认为必然不会发生变乱;未灭亡时,自认为必然没有灭亡的危险。故而不停地征派赋税劳役,不停地东征西伐,以致祸乱将及自身时还尚未知觉。所以说照看自己的身形莫如使水静止如镜面,借鉴失败莫如看国家的灭亡。深望陛下能够借鉴隋的教训,除掉奢侈立意俭约,亲近忠良远离邪佞,以现在的平静无事,继续施行过去的勤勉节俭,才能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的地步。取得天下诚属困难,而守成则较为容易,陛下能够取得较难的一步,难道不能保全较容易的吗?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五·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以渝州刺史柳[pín]为泸州刺史。柳氏自公绰以来,世以孝悌礼法为士大夫所宗。玭为御史大夫,上欲以为相,宦官恶之,故久谪于外。玭尝戒其子弟曰:“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也。立身行已,一事有失,则得罪重于他人,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此其所以可畏也。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为人所嫉;懿行实才,人未之信,小有玼颣[c lèi],众皆指之:此其所以不可恃也。故膏梁子弟,学宜加勤,行宜加励,仅得比他人耳!

【译文】朝廷任命渝州刺史柳玭为泸州刺史。柳氏家族自从元和年间的柳公绰以来,世代都因敬老尊长、重礼守法而被士大夫们所尊崇。柳玭曾任御史大夫,皇帝想委任他做宰相,宦官们憎恶他,因而长期贬职在外。柳玭曾经告诫他家中的子弟说:“门第地位高贵,是可怕而不是可以自恃的事。这些人为人处事,如果一件事上出现失误,招来的罪过就会比别人严重得多,死后也没有脸面在地下祖先相见,这是所以说可怕的原因。门第高就容易产生骄傲心理,家族昌盛就要被人嫉妒;他们的美德善行、真才实学,人们未必相信,而稍微有一点美中不足,大家都会去指责他们,这是所以说不可自恃的原因。因此,高贵人家的子弟,学习应当更加勤奋,行为应当再接再励,这样也仅仅是能和其他普通人相比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