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农历三月二十二,谷雨后六天,晴空万里。
泰山之美,是全方位的,泰山之北,植被茂密,峰高谷深,非旅游路线,没有游客,呈现给你的全自然状态,因为泰山防火很严,从山下上山迂回曲折,还要过隔离网,这也很难躲过防火人员的检查,所以决定从尧顶,顺势下山。
今天走的这一线,是山北东侧的一条长线,也是山北的主线,穿越药山山顶,走北大梁,歪头山,半程在山脊,很少在沟底,老虎口附近有一段石河,老虎口以上遍开的连翘花相伴,险要的涯石和松软的草地相随,南望东西尧顶连成的一道长长的山梁,西看窑子沟长长的绿谷,东侧一高峰与药山相望,北面是突兀的固顶山与药山一线呼应,再望北看群山环绕,绵延不绝,刚刚换成嫩绿的山色与今天难得蓝天白云,美的不能用言语表达,怎么看都是一副绝佳的群山油画,从老虎口开始,渐闻水声不见水,逐渐从小溪汇成一条瀑布,跌宕在山谷之间,虽然没有黑龙潭附近的百丈瀑有气势,但出现在这里,同样让人心旷神怡,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时至暮春,山下的连翘早已开过,山上大片大片的开的正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前山谷里大片的紫色丹参花也处于盛开期,前紫后黄,目不暇接,在泰山山里,寻访多年,每每感叹国之山的雄伟与秀美同在,今天还发生了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感谢泰山奶奶的佑护,在东尧顶西侧垭口寻找下山的路口时,看着貌似一条隐约的小路,就顺着下去了,荆轲丛生,非常陡峭,似像非像,突然从山谷升起了大雾,近在眼前的山峰也看不到了,非常迷恍,于是决定返回,等我找到正确的路口走了一段,云开雾散,回头再看我刚才以为的小路时,心生恐惧,哪个地方再往下几乎是绝壁,肯定要危险万分,从内心深深感谢泰山奶奶的保佑,及时返回,避免一场大险。
行走在山谷之中,因为是暮春,满目葱绿,鸟鸣山更幽,河谷的石头被冲刷的干干净净,地上新冒出来的绿草,野花,有点似乎抹上一层薄薄的油,有点带着细细的绒毛,偶然飘过一阵幽香,也不知道来自何方?溪水,从石头里面流过,有的汇成一处清澈的水滩,水下的石块,细沙,树叶历历在目,清透清透的,水边,开着黄花的野菊,水灵水灵的,引来的蜜蜂盘旋左右。峰回路转,偶然回首,刚刚走过的山头,又变了体型,高傲的矗立天地之间,似乎不相信自己从他顶上走过。
暮春时节,走在这条鲜花相伴,美景相随的路上,感受的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体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泰山,几乎是汉文化的标志,特别是历史上两个外族统治中国时,忽必烈,在丘处机的劝导下,尊礼泰山,康熙大帝更是把长白山和泰山连在一起考证。泰山北天门北面的东西尧观顶,据说是尧帝曾经来过的地方,在东尧观顶看日出,在西尧观顶看日落,思考人生,非常惬意。这条线路的终点,小明滩,是历史上的周明堂的讹称,周明堂,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且有实物考证的周天子在泰山之阴下山后召见诸侯的地方,后来,汉武帝封禅泰山时建立的汉明堂是借鉴了周明堂,所有这一切都是历史非常久远的事,从一个角度也能证明泰山悠久的历史。
路线描述:从北天门,空招,北行,沿台阶路走到东西尧顶的丁字路口时,看到新修的防火用的水立方处,绕过这个水立方就能看到一条北行的小路,(这里有个铁牌,上面写着东西尧顶-药山-新太沟)沿小路一直走到药山的顶,从药山顶偏西北下,一直在山脊东北向走,一直下行到新太沟,过石河,走到谷底的东侧下行,到废用的老虎口房,继续下行,再走到谷的西侧,这一段不好走,到小明滩检查站,在磨山下行时需手脚并用,比较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