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和16日,抓住暑假学习的小尾巴,在卢臻老师的专业知识引领下,我和《“深度学习”——学习目标的制定和续写》来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无悔邂逅。
卢臻老师是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研究员,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与评价。跟着她两天的“深度学习”,我重新理解了《课程标准》的崭新内涵,从头反思了我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瞬间感觉自己和卢老师相见恨晚,感觉自己以前教学的无的放矢与盲目无效。
卢老师一再给我们强调,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主导并决定着学习活动与课堂评价的跟进。教学评价要围绕学习目标有机互渗。具体来说,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整体格局为“三环四步”。“三环”指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1)依据课标,参考学情,师生共同定标;(2)围绕目标,依托文本,师生合作达标;(3)基于学习,及时评价,师生共同验标。“四步”主要指达标、验标环节的四项教学活动:(1)教师设置情境,学生依标自学;(2)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指导学习;(3)小组展示学习结果,教师组织学生完善;(4)学生互评学习结果,教师提炼、总结、评价。教学过程中,“学”为主,“教”为从,学而后教,教师始终是站立在学生身旁适时指导的共学者;自学为主,互学为辅,先自学后合作,学生始终是以独立的个体进行学习的生命体。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上讲,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常规教学的科学化——有效设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堂评价,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具体化”是分解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将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等不加“具体化”地直接作为学习目标,是学习目标含糊的首因。知难行易,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制定、落实、验证学习目标是老师们需要着力进行的工作。
在卢老师布置的“随堂作业”中,我感受到了使用“逆向定位法”的纠结,制定教学目标时的抓狂。同时,直接反映出我以前教学过程的粗制滥造。不但没有切合《课程标准》,而且教学目标也不够准确和适切。卢老师分享到:“让我们走到课标的背后,走进结果背后的过程;让我们轻轻地绕过教材去,不要教教材;让我们转到学生的背后去,知道学生要什么。当我们轻轻转身,便会到达我们所要的光明美丽的地方去。让我们做一个能给学生带来成长的老师。”卢老师对教学的诠释,教学工作中的智慧,带给我的完全是心灵的震撼,观念的洗礼。在内心充盈着沉甸甸的收获之余,又颇感自己责任的重大、知识的贫乏,继而对工作产生更大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
经历了卢老师的《学习目标制定与续写》引导和指引,我决定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和课堂。踏踏实实立足课标,清清楚楚抓住孩子“最有价值的知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自己可以将本次学习的知识内化,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有所应用。充盈课堂,回归学生,为学生的真实理解而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