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晨诵工作实施方案
(2017-09-14 17:07:39)
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体。儿童在吟诵时可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晨诵的目的不在于记忆未来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二、主要目标
通过每天的10分钟,让我校的晨诵不再是一个附加的内容,而成为一种让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美好一天的洗礼仪式。能够利用晨诵典型班级来引领晨诵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创新,让晨诵渐渐成为一种以学生组织,教师指导的新型模式。
三、早晨30分的时间安排
每天早晨别进行10分钟听写,10分钟计算、10分钟诵读。
四、晨诵的内容
一二年级晨诵内容以童谣、儿歌、简单的五言绝句为主。三四年级以儿童诗、小学阶段的古诗、以及《弟子规》、《三字经》为主。五年级要以励志诗、宋词元曲、《诗经》、《飞鸟集》等中外经典选段为主。每班要将诵读内容每两个月更换一次。
五、晨诵的形式
1、日常诵诗
是在平常的日子里的诵诗。
2、情景诵诗
是在特殊的节日时选择诵诗(如:植树节,学雷锋日,母亲节,教师节等等)
六、晨诵的实施及建议
1、以诵为主的基础上根据作品意境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创新,例如:低年级加进去有规则的律动,简单的动作等,中高年级创编舞蹈、演奏、书法等能够全面锻炼和表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2、在诵读时,根据选材内容合理采用个体读及共读,单独的吟诵要多于集体的齐诵,要让每个孩子亮出自己的声音,感受自我的存在。
3、贵在坚持,时间上得到保证。并且教师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本班的晨诵情况做以总结。
4、晨诵诗不强求学生背诵,注重的是“诵”而非“背”。
5、初期以教师引领为主,逐渐培养学生的能力,力争将此活动建设成为以学生组织,教师指导点拨的模式。
九月 |
截止9月25日每位班主任教师精心送出学期初的第一首晨诵诗。 |
十 月 |
1、在班主任中进行小型研讨活动,内容为:在晨诵中应注意什么。 |
2、以年级组为单位,每组建立两个晨诵典型班级。 |
|
3、月末在一二年组进行晨诵典型班级观摩活动,各班主任从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
|
十一月 |
在三四五年组进行晨诵典型班级观摩活动。 |
十 二 月 |
1、进行晨诵展示活动,并对展示班级和相关教师进行评比,并颁发证书。 |
2、部分典型班级教师进行有关于晨诵实践的经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