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鹏:李东来访谈:阅读推广之路的回望与展望
(2022-05-29 15:40: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读书 |
作者多次访问李东来馆长,但访谈稿在在2022年第3期的《图书馆杂志》才刊出,因为作者是研究者,研究需要等待和发酵,只有等待才能拉开距离,拉开了距离就会发现:芝莞图书馆的出圈是一个意外,但李馆长一直致力赋予东莞图书馆以创新精神和专业水平,这似乎又暗示着重出圈的必然。
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1 问:东莞图书馆是为阅读推广而生的,与其他地方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是工作内容的变化,图书馆面临数字资源增长的新趋势,。
三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后来基于此逐步提出了主题图书馆等概念。
四是图书馆整体效能的变化,所以强调从图书馆单位建设到图书馆的体系化建设。
2 问:东莞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否与中国近年来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
答:是的,社会需求、政府政策、行业引领,都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社会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进程和发展,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我国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型,当前相关工作的重点是提升人口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政策:政府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而阅读恰恰是学习的第一步。
2014年,全民阅读写和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第九次写入,深入推进……
行业引领:中国图书馆界在全民阅读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展现了职责担当。早在80年代,辽宁省图书馆开展……。90年代强调知识工程建设,也是以图书馆为主。21世纪后,图书馆在阅读活动中国的作用更为显性化了,图书馆人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甚至是引领作用。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2004年4月23日举办的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这是我国首次举办此类活动,且与图书馆界密切相关,中图学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3 问:阅读推广委员会的作用?
组织作用;阅读推广委员会下设21个专业委员会,涵盖主要的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图书馆不缺阅读活动,即使每个图书馆单打独斗并不差,但只有真正将它们整合到一起,才能发挥更大作用,进而塑造起良好的行业整体形象。对于委员会而言,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共性,把不同图书馆的力量整合起来。图书馆之间的同质化程度是很高的,创新固然重要,但除了强调自身的创新,还应该以统一的模式和要求整合到一起,实现共同创新,共同进步。
引领作用:委员会组织了多次系列主题活动,带领业界强化阅读推广的四大建设:组织建设、活动建设、产品建设和项目建设。引领需要策划,每年的阅读推广主题都要经过反复思考、讨论。从2016年的“阅读从图书馆出发”,然后到“阅读在路上”“阅读与法同行”“阅读链接美好生活”,到现在“阅读通在未来”,这些活动从主题规划到具体案例实施,再到后续的考核等,都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统筹作用:图书馆一定要突显专业性,社会很多机构都在讲全民阅读,而图书馆的与其他机构是不同的,关键在于馆员的专业指导和系统化文献支撑。委员会需要发挥统筹作用,提升整个图书馆行业的专业性。
4 问:如何继续深化阅读推广相关工作?
5 问:阅读推广如何专业?
其次,人才培养是阅读推广的另一重点。馆员的专业素养很重要。如没专业素养,如同水上漂,无法长久扎根在阅读领域。知识贡献是图书馆的根,所以要有能够做出知识贡献的专业馆员。怎样培养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呢?一定要给他们做专业的工作,如我馆在编撰总览过程中,一些有悟性有灵性的馆员成长起来了。文献研究与人才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基础的研究工作,人才就出不来,图书馆的发展也会成问题。
最后,以法治为保障,以体系为骨架。法治方面,随着《保障法》《图书馆法》的颁布与实施,阅读推广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依法促进文化发展,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阶段。而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中,也非常重视促进综合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体系,即有体有系。体,是尽量多地去建图书馆和服务点,但没有将各个图书馆连起来。2003年,我馆利用技术支撑,把图书馆服务点都连在一起了。难点在于系,即联系,体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评判标准是系的紧密程度。
6 问:在深化体系建设方面,有什么新的尝试和探索吗?
7 问:如何理解创新?
理想的创新要以专业为核心,即重视专业,多输出专业贡献。如全时段开放,这是给行业的一个专业贡献。实际上是从时间因素方面做的探索。从8小时开放、12小时开放、到最后24小时开放,最终形成专业经验的积累和沉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