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研究课题后期调查问卷分析
(2020-09-16 22:04:54)分类: 课题研究 |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宝塔区第四中学课题组
为了切实掌握高二师生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认知和了解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延安乡土文化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整合问题,开展了此次“高二历史教师和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此问卷主要针对高中二年级2个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发放,共发放一百份问卷,回收九十六份,有效九十六份。
调查问卷一共设计12个题目,其中,选择题11个,简答题1个,内容整体来说比较全面,且有针对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对乡土文化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认知程度。
一、题目数据统计及分析
1.你喜欢下列所列乡土文化中的哪些项?(
A、神话传说(92%)
D、地方戏曲(5%)E、方言(51%) F、名胜古迹(85%) G、都不喜欢(0)
分析:作为延安籍的学生,同学们对于延安地区乡土文化的兴趣很大,普遍反映出想要深入了解家乡乡土文化的愿望。其中,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的形式更受同学们欢迎.
2.
A、宝塔山(100%)
D、王家坪革命纪念馆(91%)E、黄帝陵(75%) F、壶口瀑布 (50%)
G、杨家岭革命旧址(52%)
分析:因为山水秀丽,延安市旅游业在近几年中有了长足发展,同学们可以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对风景名胜的熟识度不低,几乎都在70%以上,但是其中也存在对少数风景名胜认知度停留于或低于50%的情况。
3、延安乡土文化组成部分之延安特产?(
A、延安小米(95%)
D、延安油馍馍(48%)
G、甘泉黄酒(8%)
4、你知道延安的历史名人都有谁?(
A、刘志丹(87%)
D、杨仲武(24%)
H、谢元(21%)
分析:同学们关于武安历史名人的了解情况,只有两项达到86.5%,其余都在50%以下。反映出延安一些关于文化的场馆宣传力度应该加强,因为教师甚至也对这些知识不甚熟悉。
5、你认为延安对乡土文化的保护现状如何?(
A、保护适度(31%)
C、保护力度不够(55.23%)
分析:认为乡土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够的高达55.23%,说明我们应更有效地开发和运用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创新和创造性的文化变革中发现丰富的乡土资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更加热爱乡土文化。
6、你认为有必要将延安的乡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之中么?(
A、有必要大量融入(68%)
C、只需简单介绍(15%)
分析:从答案中,反映出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兴趣程度,渴望了解家乡文化的心情。学生普遍希望学校的文化生活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知识,主要以教学课程中渗透,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了解乡土知识。同时,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只需要介绍一点,当然,这和学生不希望增加额外学习负担有关。
8、你认为乡土文化与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有关么?(
A、影响深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68%)
B、影响一般,能影响部分的学科素养的形成
(24%)
C、基本影响不到。(8%)
9、你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有何影响?(
A、疫情重于一切,使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高尚情操。(91%)
B、疫情就是考验,使学生树立纪律第一,效率第一的意识。(87%)
C、不忘初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94%)
D、不传谣,不信谣,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82%)
E、重视自身健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94%)
F、忽视疫情,乱跑乱逛,抱有侥幸心理,与己无关。(13%)
分析:本题反映出出大多数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还是积极有效的,通过防护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主人翁意识。但个别学生还是抱有侥幸心理,防护理念不够。
10、你读过或者写过关于延安乡土文化和历史学科素养的文章么?
A、读过一篇(52%)
C、读过很多篇,还写过几篇
(11%)
D、没读过也没写过(6%)
11、延安乡土文化对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构建有何影响?(
A、了解延安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高中师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史观(87%)
B、了解延安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史料,分析史料,理解历史解释。(82%)
C、了解延安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品质。(91%)
分析:本题反映出了解认识乡土文化对于培养师生的学科素养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具体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历史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2、你对延安乡土文化的发展与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构建,有何意见?
分析:本题反映出应该加大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乡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政府应积极保护、开发乡土资源,使师生能够随处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全体延安市民应该积极维护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全力建立文明延安,和谐延安,魅力延安的大家园。等等。
二、本次调查结果呈现的特点:
1、多数同学在情感和价值上,倾向于乡土文化资源,对乡土文化资源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度,但也存在着对乡土文化资源和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只知皮毛,无话可说的现象。这也说明,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这个载体进行学科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2、乡土文化资源和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趣味性、公共参与性不强。少数同学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无动于衷,知行不统一,知识及情感教育效果不明显。同学们对乡土文化资源缺少氛围和新颖的形式表示了不满,对弘扬乡土文化资源的某些方式方法相对漠视等。
三、应对及改进措施:
把喜闻乐见的反映当地人们生活情况的乡土文化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多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教学“活”起来。以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逐步了解并热爱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培养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实现传承发扬乡土文化和丰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双赢。
3、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探寻延安乡土文化资源融入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开发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知识,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