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历史学科素养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课题组
张璐
一、课题名称: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历史学科素养实践研究(135YSJY-0762)
二、课题背景
2000年教育部门在《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规定:“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2001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要求前提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地方课程,发展校本课程,鼓励编写地方教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从从学生参与视角开发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等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突出强调要重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级化的世界动态格局下,中学生对耐克、阿迪、圣诞节、情人节等越发关注,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普遍不高、对乡土资源的认识更是少之又少。正如学者所言:“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学教师对延安乡土资源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对延安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不够;对延安乡土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方向挖掘的程度不够;延安乡土资源开发的方式单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应试教育对乡土资源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冲击不小,情况不容乐观,值得深思。
三、理论依据
1.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3.主体性教学理论。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属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主体性教育的最终追求。
4.认知学习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四、研究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有利于使学生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师而言,有利于督促教师深入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有利于培养教师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有利于教师转型,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有利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
3.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学而言,有利于补充、订正通史教材的缺略错误;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程度;
五、研究内容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及教师如何应对新挑战。
2.探索延安乡土资源课程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3.探索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基本模式、途径和方法。
4.提高教师运用延安乡土资源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能力的研究。
5.提高学生利用延安乡土资源进行有效学习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通过参观考察、口述历史等方法收集延安乡土资源,并及时记录学习心得,为课题研究积累资料。
2.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教师对延安乡土资源的认知情况。
3.开展调查访问,了解学生、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情况。
4.实验法: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对象有步骤地进行跟踪,并及时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修正实验方案,制定新的实验措施。
5.个案分析研究法:将搜集得到的典型案例及前阶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和总结。
七、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9.05-2019.06)
1.研读《延安市基础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选择课题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名称。
2.填写课题申请表和收集课题立项论证资料。
3.加强理论学习,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深入理解。
4.组建课题小组,制定课题分工,明确成员责任。
5.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完成课题前期现状调查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9.07-2020.06)
1.请教专家对本课题提出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2.进一步探讨延安乡土资源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能够完成相关论文。
3.初步设计行动研究方案,提出本课题开展研究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等条件。
4.召开课题组会议,通过开会研讨探索延安乡土资源课程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5.教师通过远程培训、外出学习进一步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总结阶段(2020.07-2020.08)
1.撰写《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2.展示运用延安乡土资源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案例。
3.展示教师提高运用延安乡土资源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能力的成果。
4.展示学生利用延安乡土资源进行有效学习的成果
5.申请结题,将课题成果推广与运用。
八、预期成果
1.有关《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实践研究》的论文集
2.《延安乡土资源》校本教材
3.《延安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