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御制通州、潞河诗——根据《钦定日下旧闻考》整理

通州
乾隆七年御制通州道中诗:
白云红树通州道,
麦垄禾场九月秋。
好景沿途吟不了,
豳风图画望中收。
渔舟蟹舍俨江乡,
螮蝀横波饮练长。
策渡漫思荷芰緑,
亚洲剩有荻芦黄。
乾隆十二年御制过通州诗:
青郊和以暄,
风物近清明。
不禁霜露思,
驾言东上陵。
前旌度潞川,
后旅背凤城。
予昔青宫时,
此路频长征。
忆彼慈云壁,
几度题句曾。
林垧故好在,
髭须非后生。
沿堤柳已黄,
出陇麦未青。
望雪继望雨,
东亩迟力耕。
教养虽并要,
富庶之未能。
经历始知艰,
所志嗟何成。
乾隆十七年御制过通州浮桥即景杂咏:
飞梁驾水响梢东,
转漕连艘此处通。
南望江乡渺何极?
遥源犹忆自云中。
汀蒲岸芷染烟光,
仲月融怡丽百昌。
依旧廿年寒食景,
吟髭赢较几茎长。
郡城塔影落波尖,
生齿休和日日添。
才命农官出红朽,
顿教米贱乐穷阎。
来往(舟宗)舻藉底因,
阳关唱处解维新。
便教一晌思南客,
岂必九重无故人?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过通州诗:
树梢看塔影,
烟外过通州。
沙岭延东亘,
潞河自北流。
浮桥连巨鹢,
野岸起闲鸥。
发帑完城郭,
无非保障谋。
马祖常通州诗:
潞水年年沙际流,
都人车马到沙头。
独憎杨柳无情思,
送尽行人天未秋。
贡奎通州道中作:
万雉参差云雾开,
四千里外客重来。
平冈日出车牛喘,
古道尘飞驿骑回。
白玉至今传楚璞,
黄金自古说燕台。
高楼红斾应如昨,
莫遣新愁到酒杯。
贡师泰发通州作:
日日思归未有期,
及归翻恨数年迟。
开船听得吴歌起,
絶似阊门送别时。
潞河
乾隆十年御制过潞河浮桥诗:
东风已解碧琉璃,
坡草堤杨春与宜。
恰是昔年承使命,
浮桥西畔觅题诗。
石火光阴电影驰,
幻中欢喜幻中悲。
即看逝者东流水,
昔日今朝有所思。
潞河千古带通州,
物色风光望里收。
马上得诗成半偈,
浮桥彻底几曾浮。
乾隆十五年御制过潞河诗:
潞河潦虽退,
平川水犹涨。
以此例永定,
狂澜讵能障?
黍茎带沙痕,
结穗欠丰壮。
景异向所观,
凭舆增悒怏。
颇有为解者,
云此河滩上。
本为水由处,
人不与相让。
于兹得免潦,
高田恐无当。
我闻吁益颦,
何莫非吾民。
使人有余地,
孰与水争利。
高下皆获收,
吾愿其少酬。
乾隆三十一年御制潞河怀古诗:
空传彭宠守渔阳,
城水东西究莫详。
祗有德钧卫耕稼,
至今乡尚号甘棠。
傅若金潞县舟中寄杨上舍诗:
买得吴船系柳根,
潞河新雨过黄昏。
都门只隔烟中树,
一夜寻君若梦魂。
春风亭馆看花时,
自变新声教柳枝。
只恨秀娘空第一,
不曾歌得断肠诗。
陆颙潞河诗:
久住频看雪,
天寒未见花。
经年常在客,
听雁忽思家。
春重眠多梦,
年侵鬓有华。
何由遣怀抱,
惟仗醉流霞。
谢迁晓发潞河作:
千里乡心逐雁飞,
晨光初动尚熹微。
送迎深媿劳宾从,
今昨何烦问是非?
自在沙鸥眼岸迥,
凋零霜叶桂林稀。
十年京洛归来晩,
犹喜缁尘未染衣。
林春泽出都次潞河作:
朝发都城闉,
夕宿潞河舟。
雁落沙渚浄,
霜降菰蒲秋。
天寒节物换,
河汉晓夜流。
回望郭隗台,
黄金不可求。
废兴已陈迹,
怀古心悠悠。
陈师潞河舟中作:
夹岸垂杨青可怜,
出门仍是葛木天。
乡书不到东吴雁,
客梦重寻潞水船。
季子貂裘无那敝,
王乔鳬舄几时旋?
年来作客浑南北,
囊底曾无贳酒钱。
简霄潞河舟中作:
潞水经年别,
风尘又觉非。
岸芦迎棹舞,
樯燕掠人飞。
泽国鱼梁竭,
江城候吏稀。
人烟沙草外,
一缕起斜晖。
潘恩潞河晩泊诗:
水宿鼍龙窟,
波翻芦荻风。
渔灯然夜月,
客思渺秋空。
人似长卿病,
途非阮籍穷。
平生霄汉志,
进止任瓢蓬。
陈暹发潞河作:
扁舟发潞河,
驾言返旧服。
津路多邅回,
舟行往如复。
回首黄金台,
宛然犹在目。
仲春天气和,
新莺上乔木。
菁葱布邱甸,
半半散平陆。
缅怀沧洲间,
栖迟动信宿。
范言诗:
烟沙潞河晩,
客思祭愁何!
殿阁天非远,
江湖梦已多。
月怜清夜柝,
风想早朝珂。
短烛倾燕酒,
孤篷听楚歌。
黄凤翔告归发潞河作:
方朔本吏隐,
相如常病渴。
明时许乞身,
初衣辞魏阙。
革车逐扁舟,
长河接溟渤。
舳舻争唱呼,
鸥骛闲出没。
帆影日外落,
津头棹歌歇。
举酒酬暮云,
惓帘对夜月。
悠然万里心,
顿与江天豁。
沈启原潞河留别钱给事诗:
扁舟南下更依依,
两地含愁共落晖。
欲别他乡手频执,
每思故里梦先归。
黄金台上龙媒老,
白鹭洲前雁影稀。
纵说江城春色早,
可同帝里遍芳菲?
屠隆潞河晩泊诗:
回浦落帆尽,
长堤带郭斜。
暮烟平吐树,
春雨薄沉沙。
白艇藏渔市,
黄茒覆酒家。
一瓢云水外,
不复问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