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37章解读

(2018-01-05 10:42:35)
标签:

道德经

文化

把周易还给老百姓

分类: 道德经

道德经第37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23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

世俗之人充满智巧奸诈,而道永远顺任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看似无所作为,其实却无所不为,故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如果能够坚守大道治民为政,不频繁地发号司令,不过多地劳民伤财,万物众生将会自我化育,自作自息安居乐业,故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当自生自长产生贪欲妄为快要发作时,我将用道的无名之朴去镇服它。体悟到道的无名无我无私,也就会熄灭自己的欲望停止妄为。没有了非分的欲望,则能平静宁静下来,天下将自然回归和平安定,故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解读】

37.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给道做了一个全面总结。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共有81章,前37章主要讲“道”,后44章主要讲“德”,后人将其合在一起统称为《道德经》。

这就像《周易》分为上经和下经,周易共64个卦,上经30个卦是以天道为主线,下经34个卦是以人道即人德为主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2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3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任由万物自生自灭,使众生自作自息,这样反而无所不为。

侯王如果能够坚守大道治民为政,不频繁地发号司令,不过多地劳民伤财,万物众生将会自我化育,自作自息安居乐业,故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32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句型结构与本章完全一样。

37.2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揭示用道治理天下的巨大功用。

“化”是化育,“作”是发作,“镇”是镇住,“欲”是非分的欲望,“定”是安宁安定。

“无名之朴”既指道的无名,又指道的纯朴和整体,第32章刚说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也是“无名之朴”之义。《道德经》中共有8个“朴”,第15章“敦兮其若朴”,第19章“见素抱朴”,第28章“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

当万物自生自长产生贪欲妄为快要发作时,我将用道的无名之朴去镇服它,故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体悟到道的无名无我无私,也就会熄灭非分的欲望停止妄为,故称“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然后慢慢平静宁静下来,天下将自然回归和平安定,故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张武忠2017.8.23于北京。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把周易还给老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