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小结
(2017-11-29 11:03: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专题研修 |
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小结
李 奎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于是,在英语教学中,读写能力则成为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由于英语教学越来越功利化,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更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以任务教学法为主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听说能力虽然得到重视,但是,读,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和手段,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读的能力欠缺。
针对此种现状,本月24日,工作室成员再次集聚在一起,对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以期找到合适的应对措施,现将本人对此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整理如下:
问题一、学生厌倦阅读。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大多数学生英语阅读的目的基本是出于解答问题的需求,因此,他们往往是带着问题去文本中寻找答案,导致学生缺乏对文本真正意义上的解读和理解。有意义的或者有趣的语篇在学生面前逐步演变成枯燥的习题练习,长期如此,学生逐渐丧失对语篇阅读的兴趣。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献言献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大家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回归阅读,实现让学生真正的阅读。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完整的、有意义的阅读材料,或者一个小故事,或者一篇美文,或者适当降低阅读难度,不设置阅读任务,以读懂和理解为宜,让学生逐步在阅读中理解文本、思考语篇的意义,从而体味阅读的乐趣,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问题二、阅读习惯较差。
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其一是逐字逐词阅读,注意力集中在单词上,缺乏意群和语篇意识,其二是阅读仅限于找答案,没有真正读懂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包括如下几点:1、合理利用标题,预测中心思想,设定阅读目标;2、分析阅读材料的体裁,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多角度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注意不同阅读材料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文章涉及很多文化背景知识,想要理解材料的内容,需对其背景进行研究;4、把握好浅层阅读与深层阅读的区别,有效地利用精读和泛读实现阅读量的提升。
同时,还需要逐步帮助学生学会一些阅读策略,比如:略读、扫读、预测、推测词义、识别指代关系、寻找主题句以及利用语境理解文章内容等。
问题三 、学生遇到长句、难句不知所措。
由于语法教学力度的欠缺,学生对英语句子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一旦在阅读的过程中遇见较长的句子,就无从下手、无法理解,从而影响对语篇的整体理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读地过程中,遇到长句、难句,帮助学生首先找到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出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由此捋顺句子的结构;
2、可以适当地采用翻译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句子结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汉语和英语表达法的异同;
3、八年级上期英语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掌握五种简单句的句子结构,并能熟练运用。针对九年级学生,重点学习并掌握几种复合句的句子结构,即宾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等,由简入繁,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
问题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扫除生词障碍。
阅读中遇见生词很常见,目前,我们通常是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来确认生词的语义。再者,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构词法,包括组合词、后缀和前缀,比如:组合词workgroup, workmate, girlfriend等;前缀dis-, im-, en-, un-;后缀-ly, -ness,-less, -ful, -y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