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之《颜色朋友在哪里》
(2017-10-23 14:39:07)分类: 学习心得 |
一、目标设计准确,活动容量适当。本节活动,教师对教材把握得很准确,设计的目标准确、具体,有层次。活动内容容量适当,教师在选材上认真的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活动的内容。目标与过程协调统一,活动的过程能为目标服务。同时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
二、教学设计有创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音乐和美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充分的开展了幼儿艺术领域的培养。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活动的节奏,环节过渡自然和谐,层层递进,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大胆地表达、操作、自信的表演。引导孩子探索《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自由而多样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本节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在《颜色朋友在哪里》中,孩子们用游戏的形式寻找颜色,发现颜色;用儿歌的方法表达颜色,记录颜色;用故事的情境开展教学,贯穿教育。活动组织有序,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教师能以亲和的态度和灵活的活动形式建构安快乐、平等的学习环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
三、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幼儿学习态度积极,情绪良好,在经验、能力等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提高。整节活动,明显的感受到孩子们浓厚地兴趣与极高的热情。孩子们非常的享受这样美妙又富有乐趣的活动。
四、巧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活动锦上添花。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更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最主要的是提高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学习,突破重难点的。在《颜色朋友在哪里》中,老师用动画演示了颜色抱抱之后发生的奇妙变化,帮助孩子们形象记忆活动的难点,此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恰到好处。
五、自我反思。此次观摩活动受益颇多,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明白了无论是幼儿还是老师,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因为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你才能发现问题之所在,才能收获,无论事成功还是失败,那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很大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