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多媒体运用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7-08-14 12:29:19)
分类: 研究论文

浅谈多媒体运用在幼儿园集体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孟红芳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日渐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幼儿和课程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鲜明的教学内容,以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为教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本文阐述了从多媒体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推动幼儿园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活动,是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使我们认识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主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儿童教育,取而代之以“幼儿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正是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日渐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幼儿和课程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鲜明的教学内容,以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为教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有推动幼儿去为之发挥内因,增强内驱力,引发大脑皮层兴奋的重要因素。有时为避免教学活动枯燥无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物象具体化,从而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幼儿的大脑潜意识,催生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自主学习。

 案例一:中班语言活动《问路》中,老师巧妙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孩子们再用礼貌的话问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中。在小青蛙出场之前,教师在课件中呈现了绿色的房门,引导幼儿猜测的主人,并通过青蛙的叫声,再次猜测,进行验证。在公鸡出场之前,教师课件中出现了公鸡的爪子,引导幼儿推断房子的主人,并出示公鸡进行验证。在小熊出场之前,教师出示了小熊最喜欢吃的蜂蜜,引导幼儿猜测后验证。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三种小动物,分别从颜色、叫声、外形、习性等不同的方面引导幼儿猜测,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与教师互动,产生学习探究的内驱力。

案例二: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变变变》中出来几位图形朋友,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个个都形象地飞到了大家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孩子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地显示许多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物体,他们分别是谁的朋友呢?孩子们说,老师来操作,如果说对了,会有鼓掌的音效声,如果说的不对,会出现一个哭的表情,并鼓励大家继续再来。接着,图形宝宝们给大家带了礼物:有烟囱里正冒着烟的小房子,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吐着泡泡的热带鱼,还有扎着小辫子的小姑娘……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参与十分积极踊跃,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他们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很高的兴趣,并为接下来的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活动的重难点。

在平常的集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中,我们多半会用一些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来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无法让幼儿理解。而利用flash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些难以看到的或者是微观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案例三:大班科学活动《蝴蝶的一生》中,如果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把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讲述清楚,光凭老师借助图片来讲解很单一,幼儿也不感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制作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并配上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就会牢牢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会很清楚的了解这一过程。在这里多媒体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散幼儿的思维。

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应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

案例四:大班美术活动《手形彩绘》中,教师积极运用幼儿的视觉感官为原则,通过PPT引导幼儿在充分欣赏手形彩绘的美和感知手形彩绘其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明白“同一个手形可以想象、彩绘出不同的动物”同时,“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摆出不同的手形”, 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索,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得较好的多元化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可以有助于作品的讲评展示。

评价幼儿的作品用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或是数学教育活动中,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蕴含了很深的意义,教师通过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树立自信,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前在讲评幼儿作品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体积小,教师在讲评时幼儿很难看清楚,但有了多媒体中的大屏幕,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五:在一些美术活动和数学活动中,在展示与评价作品时,我们把作品投影到大屏幕,这样幼儿就可以看到每个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谁的作品不足,不足在哪里?每一个幼儿都能清楚的观察到,特别是每个孩子还能通过大屏幕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优点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使每个人都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孩子们还欣赏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从中孩子们认识到了别人的优点,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潜能,便于今后能扬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大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力推动幼儿园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对改革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益,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只要适时、适地、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