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理想的教学点子1》有感

(2016-11-19 15:24:43)
分类: 读书心得

读《理想的教学点子1》有感

 

当我看到米歇尔·格雷夫斯著的《理想的教学点子》这本书时,兴奋和期待的心情难以抑制,终于有一本书可以给我们在教学上一些正确或者说是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了。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高瞻课程的理念,高瞻教育课程在早期叫认知导向课程,是一种开放式架构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基础是主动式学习。这里的许多东西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很提倡的,比如说主动学习,我们讲了好几年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做的主动学习的探索与这里讲到的相比,似乎显得很虚幻和表面化,甚至我觉得我们对什么是幼儿的主动学习的概念的理解都有偏差。所谓主动学习,是指由学习者所引发的学习,而不是由教师交代提出的,一项被认为是主动的活动,必须包含五种主要的要素:材料(幼儿能轻易取得的各种有趣的材料);操作(幼儿能自由地把玩、探索及使用材料);选择(幼儿有机会设定他们自己的目标,并选择材料和活动);幼儿的语言表达(幼儿谈论他们在做些什么及他们完成了什么);成人的支持(通过与幼儿讨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幼儿的游戏及协助幼儿解决问题;成人可以鼓励幼儿的努力,并协助其扩展或建构他们的活动)。与此对照,我惭愧的觉得自己仍然处在被动学习的模式中。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就是有种讲不清的感觉,改革也一直在继续,可好像绕来绕去到头来还是在原地打转。是不是我们的改革没有从根本处着手,没有对症下药?很欣赏高瞻课程中的一些做法,比如他们的日常作息,将一天划分成个人、小组及团体活动时间,包括计划时间(成人了解和鼓励幼儿的决定),工作时间(幼儿在学习区活动的时间),回想时间(协助幼儿回想并说出工作时间所做的,让幼儿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小组时间(教师按幼儿的兴趣及发展程度来安排活动及选择材料,是观察幼儿的重要时刻),团体时间(所有幼儿和成人同时参与统一活动的时间)。团体时间就是类似于我们教师组织的幼儿集体活动或是教学活动,不同的是我们把它的分量放得很重。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思维方法完全和国外的一些做法不同,我们的计划大多是教师预设的,即使是生成的,到最后组织时仍会摆脱不了教师为主的做法;我们把区域活动作为教学的辅助,但是活动区应该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渠道;我们把小组活动当成幼儿学习的巩固和练习,而高瞻课程把小组时间作为幼儿核心经验发展的重要时间,教师观察的重要时刻。

       从这么多的对比中,我觉得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真正的思考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发展是最好的?虽然我们也大提有效教学,在我看来,给孩子需要的,适合孩子发展的才是最有效的。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超容量的班容量使得许多好的方法无法实施;其次总有固有的一些教育理念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通过《理想的教学点子》的阅读,对于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方向和灵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多多尝试,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

 

 

 

周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