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教育生命教育叙事
走新教育之路,圆新教育之梦
撰写主题:
学
姓
走新教育之路,圆新教育之梦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实验小学 蔡丽丽 15145788766
我之所以有缘结识新教育实验,实践新教育实验,要从我来到实验小学工作的时候说起。
自从我来到这里工作,就被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所深深地吸引,一进校园就看到了主教学楼上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几个大字,这正是我们师生所追求的理想教育啊。
通过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我对新教育实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使我真正懂得了其“新”不仅是相对于传统旧教育而言的“新的教育”,也是“心灵的教育”,更是 “行动教育”,还是 “幸福的教育”。也让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这里的师生是多么的幸福,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份幸福是新教育实验指引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首2017年的幸福历程,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上学期开学不久,让我这个本来就很少有机会和孩子们沟通的科任老师有机会做五年一班的代理班主任一周,因为原班主任宋老师外出学习。当我接到让我代班的消息时,我高兴极了,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孩子们全天接触了。我比以往更早的来到学校,以班主任的身份来到班级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晨诵的铃声响起时,班长就来到电脑前,将其内容展示到大屏幕上,孩子们有序的,带有感情的进行每一项内容,尤其是岳飞的《满江红》背景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声情激越,气势磅礴的诵读了整首词,我被他们的气盖山河之势深深的震撼了,就好宋老师在班级组织的一样,孩子们诵得是那样的整齐,语调是那样自然流畅,可见,习惯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些孩子不由得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心。此时,打开窗户,整个校园的早晨都回荡着孩子们那琅琅的读书声。
每周的周一最后一节课是全校的班会课,班会的主题学校不进行统一规定,我就把这个月的“每月一事”的主题作为此次班会的主题—— 做好计划,迎接新学期。主题一公布,孩子们便兴致勃勃的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当他们写完后,我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选了几个写得切实可行的计划在全班学生面前读一读,孩子们相互借鉴和落实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这次班会,让我更加认定五年一班的孩子不一般!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所有的事并不是朝你所期望的那样发展的,就在我代班的第三天,班级里就出现了一个空位,上课的铃声响过很久了,这个孩子还是没有来,怎么办,第一时间我就想要联系她的家长,我把宋老师留给我的家长联系表拿出来,找这个孩子家长的电话号码,只有他父亲的,可是号码拨过去之后许久都没有人接,我再拨,还是没人接听,我的心开始不安起来,安慰自己说可能是家长忙,没听见吧!这时班级的一个孩子站起来告诉我说:“老师,别打了,她家就她自己,她爸经常不在家。”我一听愣住了,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她,她是怎么一个人生活的?班里的学生说:他没有妈妈,爸爸也不怎么在家,她自己生火做饭,晚上也是自己在家住, 她家住的是平房,可冷了……听到这,我的心像是被绞了一样疼,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在父母的爱的浇灌之下长大的孩子,而她怎么这样可怜呢?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和其他老师说起这个孩子今天没来上学的事,有一个知情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没有户口,家里很贫困,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爸爸又经常不在家,挺可怜的。咱们学校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而收她入了学,但是,由于她没有家长的监督和照顾,所以她的各科成绩都是1位数,然而她的年龄却比同班的孩子都大,真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办?”听到这些,我的心更不能平静了,下班的时候再次拨起了他父亲的电话号码,还是没人接听。因为找不到她的家,只好回家了。下午,我早早的来到教室,第一眼向她的坐位上看去,让我意外的是整个班级只有她一个人,我问她上午为什么没来上学?她说昨天晚上洗的校服裤子没干,没有其他的裤子可穿。这时我才仔细的把她从头到脚的看一遍,她穿的衣服确实有和她的身高不符,头发好像也很久没有洗了,小手小脸都黑黑的,我问她就你自己在家吗?她说是的。自己会洗头发吗?她说会。我告诉她回家只好打理一下自己的卫生,需要什么就和我说,她很懂事,说什么都不缺。第二天上班,我把平时不穿的衣服,一些生活用品都带到学校放到办公室,为了不伤到她的自尊心,下课的时候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她很害怕的跟我走到办公室,我把这些东西交到他手上,他很感激的对我说了声谢谢老师。看着她高兴地离开,终于松了口气,真希望平时多发现这样的孩子,多关心帮助这样的孩子。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课时不再只是低头玩手里的笔,或者在纸上乱画,有时也能抬起头听老师讲课,按老师的要求和学生一起翻开书读读、写写,在我的英语课上,主动问我这个单词怎么读,那个句子怎么翻译,每堂课前的单词小默写,它居然能写上一个或两个,这足以看到了这个孩子思想上的转变,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鼓励或是一点关怀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就像朱永新教授所说的:“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让我更加敬佩这些孩子的是在每天的暮省时间所写的随笔,短短的20分钟,孩子们就能写出像样的短文,无论内容、结构还是字迹都是无可挑剔的。而有收获和进步的不仅是孩子们还包括全校的教师,师生共写随笔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开启了教师专业写作的新途径。撰写博客已经成为我教育生活的一种习惯,每个月都能写出至少八篇以上的博文。在七月份,我们全校教师对一年来所撰写的博文进行编辑整理成册。我的第一本博文集就在那时诞生了!自从它的出现让我更加爱上博客,爱上写作。我在学校开展的优秀博文集和优秀博主的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博文集一等奖和优秀博主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师生的进步离不开对写作的日复一日的坚持 ,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我们要懂得阅读。阅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它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可以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新标准要求,使用好新教材,我们不仅要“洗脑”,还要不断“充电”。在这一年我通读了四本有关教学理论和提升教师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并大胆实践,适应课改要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尤其是我精读的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值得教育同仁一读的书。它研究了什么是新教育、怎样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全方位阐释新教育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的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向导,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涵盖了新教育全新的资讯。我在读书、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汲取人生的智慧,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构筑理想课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幸福工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研究是其根本途径。在九月份,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少讲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和坚持时间最大效益化为原则,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我通过学习有关课改的理论文章和在课堂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课堂上进行大面积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我还把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和多一些鼓励评价,少一些客观公正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辅助条件。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 这时,学生们都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们轮流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其他学生:Is this jacket yours? 情境表演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开发和挖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我给那些积极参与表演的孩子每人发一个小粘贴进行表扬,对没有参与表演的孩子给予鼓励,希望他们加入表演的活动中。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有时,亲切地对学生一个微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17年的上半学期学校开题了省级课题《立足课堂,培育小学生学习素养的实践研究》。下半学期进入了该课题的研究阶段。我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实际确立并研究了小课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素养》。
“读书、写作、教学、研究”是我校教师的能力素养,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教育教学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不断地重复“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回顾2017年的教育工作足迹,我有自己独特的幸福感。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用心去教诲学生。我坚信: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阅读我做主、我的写作我做主、我的研究我做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2018年让我们继续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奋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