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2017-05-17 16:11:08)分类: 教学设计 |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
能力目标:通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们学习寓言故事的寓意。
情感目标:在寓言故事中,体会学习寓言故事的寓意和乐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理解井底之蛙后来觉得自己很渺小的原因,知道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所见到的大海或有关海的知识,理解“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用图片激趣导入,提示课题。今天上课前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成语。
2.简短总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发现刚才的这些成语,又是寓言。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放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井底之蛙。
二、新授
1.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只快活至极的青蛙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呢?让我们再次回到那口浅井旁去看一看吧。
2.默读课文第一段,画出描写浅井之蛙井中乐趣的句子,想一想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夸耀自己的井中乐趣的。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井底之蛙的哪种乐趣?为什么?读一读,读出这种乐趣。
4.这只井底之蛙是用什么语气向大家介绍它的井中乐趣的
5.你觉得井底之蛙还会对来自东海的鳖怎么样地说?
6.那让我们带着炫耀的、得意的、骄傲的、快乐的语气再来
7.老师指板书示意,浅井之蛙的乐趣不是在井外,就是在井中,不是在井壁窟窿里,就是在井水里——甚至以独占一口水井为快乐的极点,总之都离不开一个字——(井)。于是,青蛙把一口浅井当成了全世界,那事实果真如此吗?
8.这只井底之蛙听了鳖对大海的介绍后,再也不夸耀了,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鳖是怎么介绍大海的呢?
9.在文中找出描写东海的句子,划下来,说说东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0.那么通过你们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海的辽阔,海的浩瀚吧!
11.相对于鳖的大快乐来说,井底之蛙的生活只能说是小快乐吧。
12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大海呢?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用心去聆听大海吧!
13.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大海了吗?带着你对大海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
三、巩固
感悟寓意
1.听完大家对东海的描述,井底之蛙(瞠目结舌)。“瞠目结舌”什么意思?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你能说说还有哪个词语和它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2.井底之蛙听了鳖的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很渺小,你知道它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吗?
3.听了大家的话,井底之蛙会在心里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于见多识广的鳖来说,井底之蛙就显得有些目光短浅后来,人们用井底之蛙这个故事讽刺生活中那些盲目自大、见识短浅的人。
5.学完这个寓言故事,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6.同学们,但愿井底之蛙这个寓言会种在你的心里,让你的见识更广,目光更远,更谦虚好学,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四、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学习“井底之蛙”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2.提示同学们生活中会出现像“井底之蛙”一样的例子。
五、应用(可作为作业)
续写:浅井之蛙听了东海之鳖的话后,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后来它怎么样了呢?请你接着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