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欧洲推进互伤互残的“至暗时刻”
(2022-04-01 12:08:29)
标签:
财经教育体育 |
分类: 经济 |
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此时正处于殖民主义者在全球疯狂掠夺的高潮,焦点汇聚于非洲地区,新生的美国很快就加入了殖民宗主国的队伍,1801年美国即派遣海军入侵北非。此后,国力有所增强的美国开始侵占和掠夺自家的近邻:北美和加勒比地区。
至19世纪末,包括美国在内的少数先工业化强国瓜分了全球的殖民地,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欧洲以外直接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资本充裕促动新的工业革命,从1860年至1898年,在不到四十年时间里,美国实现了空前的跳跃式大发展,工业产值上升为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伴随工业化进程,大企业很自然就要取代小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这是一条客观规律:资本集中。美国至20世纪初,大企业生产了全美工业产品的2/3,形成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等八大财团。
回看在20世纪头30年,资本势力肆无忌惮,美国社会曾经度过一段“至暗时刻”。
20世纪初,随着资本高度集中、经济快速发展,2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出现明显变化:大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大工业城市畸形发展、烟尘弥漫、肮脏混乱,劳资对抗日益严重,资方雇佣打手公开殴打和杀害那些为工人讲话的人,资方等同于黑社会势力。此时的美国政府完全是站在大企业的立场,打压一切影响大企业扩张的力量,成为黑势力保护伞。
面对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生产资本形成垄断所带来的社会难题,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了“暴露文学”,首先是新闻记者和作家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展现在大众眼前,唤醒人们奋起变革、争取社会的进步,例如德莱赛的现实主义小说《嘉莉妹妹》、《金融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以后,面对垄断资本肆无忌惮地祸乱社会,几届总统“拉抽屉”,时而限制时而放松,始终不能缓解国内矛盾。直至经历大萧条和二战爆发之后,美国才度过了那一段“至暗时刻”。
曾经看过一本希尔顿传记,根据书中的描述:在二战前,曾经快速发展的美国社会经济已经处于下行,形势恶劣,大旅店经营日益惨淡。战争爆发后,酒店由政府征用“起死回生”,至战争结束时美国经济已然充满活力,高档酒店业开始了黄金发展时期,希尔顿王国也就加快了国际性扩张。我们从那些年美国酒店业的兴衰就可以理解美国社会的兴衰。
凭借偏安大国的“地利”优势,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来求购物资,美国初始都曾经以“坚持不介入”为名保持中立,两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至二战后美国“鹤立鸡群”可以成为世界老大,此时它也不再需要“孤立主义”旗号,开始毫无顾忌地称霸全球。
历史来到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高度集中的大资本实现国际化。凭借美国的世界霸权,美国金融大资本和军工大资本更是可以在全世界疯狂夺利。
自二战之后,美国人牢牢地掌握着世界第一话语权,四处搅局、制造紧张态势、插手他国内政。
今天,美国两大资本既要维持其世界霸权,又要制造世界动荡。世道越乱,赢利越多,实力越强,霸权越稳。今天的美国政治军事体系都是两大资本的乱世工具。
随着北约一次次东扩,2004年发动“橙色革命”,2014年制造乌克兰动荡。2022年正处于疫情持续、经济通胀的严重困难时期,在美国推动下,乌克兰战争爆发,四十多个国家都被裹挟进入相互制裁的困境。
时下美国两大资本肆无忌惮,把欧洲推进了互伤互残的“至暗时刻”。
就此想起马克思引用的那一段话: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