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搞非黑即白,教改目标:改善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

(2022-03-18 12:17:42)
标签:

财经

教育

体育

分类: 教育

国民教育不只是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它还要承担“树人立国”两个职责。树人:培养下一代国民综合素质;立国:选拔培养下一代治国英才。

各国的国情不同,在这里简单对比中美日三国:

中国的国家人才选拔体系:通过全国高考统招,选拔培养治国英才。

毋庸置疑,只要有高考存在,高考就是中小学教学的指挥棒。人们曾经一次次提问:能不能取消高考?时下共识“不能取消”,理由明确:高考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跃升社会层次的唯一通道,人往高处走,本就是人们的天性。

把高考视为“上升通道”,这是从下往上看,若是换个方向从上往下看,高考是国家选拔精英人才的通道。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情,人们应该不曾忘记那一年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的闹剧。

回顾中国科举选拔考试,从隋唐到清代光绪年,历经一千三百多年,被世界公认为中华民族没有分裂的治国利器。国家保持统一,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科举选拔体系功不可没。在今天,虽然通过高考有机会得到高等教育的年青人,不再具有吃“皇粮”的干部身份,但是“知识化”作为国家选才的硬性标准,不能打折扣。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1 高考统招事关国运国体、国家未来,它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不只关系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

2 只要有高考,聚焦高考的教学体系必定就是应试教育,减少考试,不公布分数,不排名次,并不能改变体系本质

3 教改目标是增加学习主动性,减少死记硬背、重复性作业、机械式“刷题”,改善应试教学。我们不可能无视国家选拔性考试的存在,由此,科学的改革目标应该是“改善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简单把两者对立,设想“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不合国情,“非黑即白”很不科学。

美国的国家人才选拔体系:通过顶尖私立大学的精英教育,培养治国英才。

美国的精英人才培养延续英国传统,只在社会“上等人”小圈子里选才。

回看世界旅游史,在19世纪英国年青贵族当中,凡是有过到欧洲大陆旅行经历的,可以得到优先提拔。这是因为当时欧洲道路条件非常不好,在那里长时间旅行就是一件苦事。恰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先要“苦其心志劳起筋骨”,因为吃过苦开过眼界,于是这些旅行家优先得到提拔。随之年青人到欧洲长时间旅行成为英国贵族圈的时尚,这就是国际旅游最初的萌芽。

时过境迁,今天美国选拔治国英才,首先是要求在顶尖私立大学受过教育,例如哈佛大学,截止到2018年10月,培养了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贝拉克·奥巴马在内8位美国总统。

人所共知,哈佛招生是讲“圈子”的。为什么一些中国富人给哈弗捐款上千万,目标就是要进入这个圈子,自家后代可以进哈佛读书。

年青人从顶尖私立大学毕业之后,先到大企业或公共服务机构实习和工作,有了工作经历再通过自家人脉上任升职,进入社会精英阶层。

在美国精英阶层盛行“旋转门”:今天在大公司任职高管,明天就成了府院高官;今天是高官,明天也可以成为大公司高管。

日本的国家人才选拔体系:主要通过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精英教育,培养治国英才。

日本“身在亚洲心在美欧”,国家人才选拔既有仿照中国的统一高考,又有仿照美国顶尖私立大学的“小圈子”招生。日本高考相比中国更严厉,日本精英层相比美国更讲究“门第”。在日本政界盛行门阀政治。

例如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就很像是三国的袁绍,世家贵胄,经常口出狂言捅娄子。其曾祖父麻生太吉是煤炭大王,在明治年间经营煤矿起家,封爵成为贵族院议员,大姨夫吉田宽是安倍晋三的叔祖,妻子墩子的表哥是宫泽喜一首相,而宫泽家通过巨富石桥家族,与鸠山家族、池田家族也有姻亲关系。

今天在日本政界和大企业,以两类精英人才为主:一类是出自早稻田大学校门的行政官僚,一类是出自东京大学校门的技术官僚。私立早稻田大学的学费昂贵,普通人家拿不出。国立东京大学的入学分数线极高,学籍管理严格,想拿到学位很不容易。

通过简单对比可知,中美日的国情大不同,但是有一点相同:不可缺少成熟的国家人才选拔体系。

看一看乌克兰,自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来不及构建一个成熟的国家人才选拔体系,人们对几任总统都不满意,于是选中了一个在电视剧里表现不错的演员“总统”,让国家一时就失去了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