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看资本利益和大众利益的历史交集

(2021-12-02 14:57:16)
标签:

财经

体育

文化

分类: 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起始,自由经济体制流行于世245年,或许可以划分3个时间段:1776-1900资本积累成长阶段,1900-1970资本开拓市场阶段,1970-2021资本国际化阶段。

  资本积累成长阶段严重对立

18世纪,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力,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工业化大生产开始快速疾进,推动世界3个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殖民势力快速增长、资本势力快速积累增长。

此时以欧洲列强为代表,其资本原始积累来自殖民掠夺资本市场积累来自压低生产成本、尽可能多地榨取工人劳动剩余价值

由于资本利益和大众利益严重对立,近乎没有交集,劳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爆发了国际工运、巴黎公社起义。在此阶段,主流经济学强词夺理,和资本势力的蛮横立场、狂妄气势合拍共鸣,例如马尔萨斯提出“人口论”。

 资本开拓市场阶段:扩大交集

19世纪末,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力,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开拓市场的重要性超过了压缩成本,由此让资本利益和大众利益扩大了交集,社会劳资对立得到缓解。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工业规模扩大,亨利·福特提出要打造一辆福特员工都能买得起的平民车,让汽车不再只是富人消费的奢侈品。福特员工身份已经由一变二:他们既是资方在“资本循环增值”中压缩成本要严管控制、取得更多剩余价值的劳动对象,又是资方在“资本循环增值”中通过消费产品来回收投资所需要劝购取悦的市场对象。

就是这个福特,1926年在自己的汽车公司开始实行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理由就是增加市场消费,“如果工人天天工作的话,生产的东西就没人买”。有了连续两天休假,人们就会更多地开车出行。

回看20世纪上半叶,在福特汽车开拓大众市场同时,欧洲资本在一心争夺殖民地市场,最终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一片废墟,美国成了第一财富大国、世界经济中心。

 资本国际化阶段不同体制有散有聚

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发达国家资金足够充裕,势必要跨出国界寻找更有利润的新兴市场,于是随着资本增长,资本国际化成为新的历史潮流,60年代出现跨国公司

今天,资本巨人不再以行业老大为己任,也不再属于某一个国家,结构复杂的国际资本集团掌控着全球资本世界大形势,所谓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都是活跃在国际市场表层,深入去看,正是资本势力跨国间的高度流动性有力推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随着有更多资本始终在金融市场里打滚套利,随着资本流向更有盈利前景的境外新兴市场,庞大的资本离开了实体经济,让美欧先工业化国家实体经济逐渐萎缩,经济社会长时间留滞于“低增长高消费高赤字高福利”的低迷困局。

就此去深入观察:随着社会基础性经济结构改变,在美欧现行经济体制下,大众利益和资本利益的交集越来越小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于是出现了美国人“占领华尔街”,法国人穿上“黄马甲”,愤怒走上街头,却只能是宣泄怒火,不清楚社会出路在哪里。

市场经济的未来要看中国,虽然有一些富人把自家资本移到境外,虽然有外资进入中国,但是就经济社会整体而言,处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大环境,资本利益和大众利益的交集是最大的超出其他国家,因为我们拥有相当规模的国资央企,它们都是社会大众的共享财富

正是因为有了资本利益和大众利益高度集合,中国市场经济可以持续增长,一方面鼓励万众创业,增添市场活力,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高铁网络、大规模减贫,创造出一个个市场奇迹。

中国成绩在昭示世界:坚持国营经济为主体、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更有生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