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机氮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2017-06-27 09:22:44)
标签:

有机氮

杀虫剂

作用机理

特点

分类: 农药百科
  ⑴杀虫双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杀虫双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②主要制剂

  18%水剂、45%可溶性粉剂、3.6%大颗粒剂等。

  ③防治对象

  水稻螟虫、纵卷叶螟、稻苞虫、蓟马、叶蝉、飞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菜螟虫;玉米粘虫、苹果蚜虫、梨星毛虫、柑桔潜叶蛾、达摩凤蝶等。


  ⑵杀虫单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杀虫单是杀虫双的相近品种,杀虫双是双钠盐,杀虫单是单钠盐。杀虫单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素或二氢沙蚕毒素。该药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该药主要用于防治甘蔗、水稻等作物上的害虫。

  ②主要制剂

  90%可溶性粉剂、50%泡腾粒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可湿性粉剂等。

  ③防治对象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菜青虫、甘蔗螟、玉米螟等。

  ⑶杀虫安和杀虫单铵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属有机氮类仿生性沙蚕毒系杀虫剂,杀虫安为双铵盐,杀虫单铵为单铵盐。杀虫安与杀虫双同类,前者为铵盐,后者为钠盐。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内吸传导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药剂进入昆虫体内后转化为沙蚕毒,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导作用,使昆虫麻痹、瘫痪、拒食死亡。防治水稻害虫药效显著,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

  ②主要制剂

  18%杀虫安水剂、50%杀虫安可溶性粉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可湿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钻心虫、菜青虫、棉蚜、小菜蛾幼虫、红蜘蛛、大螟幼虫。

  ⑷杀螟丹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沙蚕毒素的一种衍生物,广谱,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对捕食性螨类影响小。其毒理机制为阻滞神经细胞接点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冲动作用,使昆虫麻痹。

  ②主要制剂

  50%可溶性粉剂、4%颗粒剂。

  ③防治对象

  杀螟丹能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对捕食性螨类影响较小。

  ⑸杀虫环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且能杀卵。对害虫的毒效较迟缓,中毒轻者有时能复活。它在植物体中消失较快,残效期较短,收获时作物中的残留量很少。杀虫环对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害虫效果好,可用于防治水稻、玉米、甜菜、果树、蔬菜上的多种害虫,但对蚕的毒性大。

  ②主要制剂

  50%可溶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A)、主要防治水稻螟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B)、茶叶小绿叶蝉、茶尺蠖。(C)、果树害虫:如桃蚜、苹果蚜、苹果红蜘蛛、梨星毛虫。

  ⑹杀虫磺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杀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

  ②主要制剂

  国内尚无登记的杀虫磺制剂品种。

  ③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治稻螟、小菜蛾、马铃薯甲虫、葡萄缀穗蛾等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