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回眸】萝藦就是嬷姥瓢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2017-09-02 10:51:49)

             

【往事回眸】萝藦就是嬷姥瓢

临沂观沂斋主 东山刘翁     分类:随笔

我的家乡有一种本植物俗名姥瓢(注:嬷,按普通话读,按国语读mā,家乡按国语读音,如称奶奶为嬷嬷)生于山坡、田间地埂或路旁。近年查阅资料得知:嬷姥瓢的学名叫萝藦,是非常古老的植物,《诗经》中便有记录。三国学者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考证云:“芄兰,一名萝藦,幽州谓之雀瓢”。由此可知,诗经中的芄兰便是雀瓢,也就是家乡人称之的嬷姥瓢。近代《野外植物识别手册》其为地梢瓜,是萝摩科鹅绒藤属植物,别名有天将壳、天浆壳、飞来鹤、白环藤、奶浆藤、婆婆针线包乡土别称羊犄角、癞瓜瓢、老颧[quán]瓢、老鸹[guā]瓢、蛤蜊瓢、雀瓢、墙瓢、姥姥瓢、嬷姥瓢等等。其幼果可食。东北及河南、河北、陕西、甘肃 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均有其身影在山东临沂、潍坊、日照等地,笔者见到的姥瓢就有两种,一种是藤长叶卵状心形,一种藤短叶细长条形。本文只细说第一种。

姥瓢由根芽和种子繁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有的藤8米以上,地下有黄白色的根状茎。茎圆柱状,表面淡绿色,有纵条纹,幼时密被短柔毛,老时被毛渐脱落下部木质化,上部较柔韧,全草均含乳汁叶膜质,卵状心形,长5-12厘米,宽4-7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耳圆,长1-2厘米,两叶耳展开或紧接,叶面绿色,叶背粉绿色,两面无毛,或幼时被微毛,老时被毛脱落侧脉每边10-12条,在叶背略明显叶柄长3-6厘米,顶端具丛生腺体总状式聚伞花序腋生或腋外生总花梗长6-12厘米,被短柔毛花蕾圆锥状,顶端尖花冠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纹,近辐状,花冠筒短,花冠裂片披针形,张开,顶端反折,基部向左覆盖,内面被柔毛;蓇葖纺锤形,平滑无毛,长8-9厘米,直径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膨大果实黄绿色,果梗处浑圆,果身椭圆,头部尖尖,呈流线型,极似一个拉长了的棉桃,外皮可见疣状斑点,如星散落,形状可爱好玩。不过,掐它的果实的时候,注意别让它的白汁染在衣服上,不然会很难洗掉。有些别称,就是依据它的果实形状而起的。《救荒本草》中称它为:婆婆针线扎儿;《袖珍方》中称它为:婆婆针线袋儿;《纲目》中称它为:婆婆针线包儿。或许,古代先民就是仿照嬷姥瓢的果实形状,制针线包的吧嬷姥瓢果实老熟后,会纵裂开一条直口,褐色扁平卵状附着在狭翅上种子借风力,便象蒲公英种子那样飞往四面八方,落地入土静候时机,等到有了适宜生根发芽的条件时便会萌生出嬷姥瓢幼苗。种子飞走后,果壳呈瓢状,所以好多地方称XX瓢。先民将葫芦的硬壳一分为二,称之为瓢,用来舀水、喝水,吃饭、饮酒、挖米等,是家庭常备的和劳作的工具。嬷姥瓢壳呈瓢状且容积小得很是不是古人用以挖米喂鸟雀才称之为雀瓢的吧?只是联想,没有考证。

嬷姥瓢药用价值也很高。全草药名“沙奶草”,蒙药名“斗格奴”。它味甘性温,功能为益气、通乳,和血通经,消炎止痛、止泻;外用治瘊子。嬷姥瓢的果壳,中药称作天浆壳,很早就被记入中医典籍中。其中《本草汇言》,对药用价值评价颇高:补虚,益精气之药也。此药温平培补,统治一切劳损力役之人,筋骨血脉久为劳力疲惫者,服此立安。然补血、生血,功过归、地壮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共效验,亦相等也由此可见,嬷姥瓢有补气、壮精、补血、清热、消肿等功效,可与枸杞和金银花媲美嬷姥瓢全株含橡胶1.5%、树脂3.6%,可作工业原料。

儿时,我们常结伴采摘其果玩耍,果鲜嫩,用圪针(酸枣类植物的针刺)划开,名曰开瓢,将瓢里的白毛抠出,只吃瓢的壳其瓢壳脆嫩而微甜,吃起来别有滋味。这是我们在野外吃的美味零食”之一。那时只要看见有嬷姥瓢秧就撒开脚丫子往那跑,有时小伙伴因抢摘嬷姥瓢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而动手动脚的也有

深秋时刻,嬷姥瓢老熟后就会自然裂开,敞开胸怀,露出笑脸。我们就将其果摘下,嘴里唱着:“嬷姥瓢,嬷姥瓢,瓢内长满白毛毛,顺着风儿吹上天,掉在地上摔不着。”然后用嘴吹瓢内的带羽毛的种子,比赛看谁吹得高远。边吹边重复唱,一直重复唱到羽毛儿飞走得看不见或掉在地上时为止。它那飘飘洒洒飞翔的姿态,如同带着我们儿时的梦想一起飞向远方的。

很多年没见嬷姥瓢,今年在临沂北城新区的绿化带里又见了数,真想再和儿时那样吹着玩他一回,可惜果瓢还没长足身个就被园林管理人员拔掉了,更莫说成熟了。下面的图片是我在网上搜到下载的两种嬷姥瓢图片附后聊作个念想吧!

 http://s11/mw690/006882ZOzy7dUUYfaxY2a&690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TITLE="【往事回眸】萝藦就是嬷姥瓢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

长藤心形叶嬷姥瓢http://s12/mw690/006882ZOzy7dUUYi34Ddb&690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TITLE="【往事回眸】萝藦就是嬷姥瓢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

 

这种细长叶藤蔓短嬷姥瓢,也叫“地稍瓜”。

http://s16/mw690/006882ZOzy7dUUYki0nff&690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TITLE="【往事回眸】萝藦就是嬷姥瓢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

 

短藤嬷姥瓢(地稍瓜)多生长在梯田地埂上。http://s15/mw690/006882ZOzy7dUUYnmA69e&690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TITLE="【往事回眸】萝藦就是嬷姥瓢       分类:随笔    2017年09月02日" />

 

成熟的嬷姥瓢果实图1

  (初稿于2013年10月9日,修改于2017年8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