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以她的雄奇、险、幽、秀而称名于世,她如诗如画的景色,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外游客和文人骚客。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因典型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在美国西部、欧洲中部、澳大利亚及中国的几百处同类型地貌中,丹霞山面积最集中,地质最典型,风景最优美,因此被地质地貌地理学界公认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清晨日出时分,穿丹霞山而过的锦江被一层薄薄的晨雾所萦绕,随着太阳升起朝霞映射于山如赤色,游览丹霞山第二天行程线路:老山门-长老峰-卧龙冈-翔龙湖-老山门。



行至路口刚好有旅游巴士停站,到达老山门进入景区按计划好线路,验票后由山径往长老峰前行,所见早晨的游人不多,自个而慢慢拾步而上,中途在半山亭略为休息后,继续向上便来到摩崖石刻群,是丹霞山摩崖石刻的最为集中的分布区,自宋以来,有僧家、香客、政要人士、文人墨客到此探古寻幽,留下摩崖石刻111题,其中宋刻8题、元刻8题,刻有题字、题名、题记、题诗。步此处岔路口往前行是福音峡等景点,而向上是登长老峰,
俗话说:“不登长老峰,枉来丹霞山”,它是丹霞山最早开发的游览区之一。



由别传寺旁的路绕到后面便来到丹梯铁锁下面,丹梯铁锁位于长老峰游览区中层风景区至山顶的悬崖峭壁上,下接“呼吸通天”。原中层到上层,本无道路可通,后来经人工在这里开凿石阶,旁边辅以铁锁链,方成通道,并以“丹梯”命名。丹梯右下方石壁上镌刻的“宜若登天”四字,形象地道出了险情。“丹梯铁索”的上端是“霞关”旧称“海山门”,为登山踏巅的隘口,全用丹霞山的红色砂岩砌就,高2.5米,宽3米,关门狭窄仅0.8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面壁而上险峻无比,两旁空旷无所依附,丹崖之下深谷,侧望令人心中生畏,心悸目眩不敢停滞,唯有攥紧栏杆沉着气地移动脚步向上,到达上面心方能安定长长呼一口气。

长老峰是指由长老-海螺-宝珠三座山峰构成的连体山块,游览区分上、中、下三个景观层,是观日出、赏晚霞的最佳去处。登顶后由晚秀岩-草悬岩-龙王泉游览后才登上观日亭,观日亭位于丹霞山长老峰之巅,长老峰海拔409米处,因丹霞山在此处观看日出位置最佳,因此称之为观日亭。








离开观日亭后由双喜台方向下行,双喜台2009年发现并命名,因栈道观景平台西侧崖壁有一天然“囍”字得名,“囍”字高约5米,宽3米由丹霞组锦石岩段砂砾岩受岩石表面交变温和流水作用引起差异风化而成。到达福音峡后继续往卧龙冈与翔龙湖方向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