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FLOWER_HBNU
FLOWER_HBNU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85积分
  • 博客访问:59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3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师范大学校园植物11月——裸子植物专题

(2016-12-17 19:36:14)
标签:

调查报告

杂谈

金秋十月,挥手向我们告别;十一月,如期而至。在十一月里,我们度过双十一的购物狂潮,相信大家已经为这个冬天储备好“干粮”和冬衣了吧?而在植物界,有一类植物的种子是没有“被子”的,那它们是怎么度过这寒冷的冬季的呢?还等什么,武装好自己和小编一起走近校园裸子植物吧!

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它具有以下特征:
a.孢子体发达
b.形成球花
c.种子裸露
d.配子体简化,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e.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摆脱了水的限制
f.具多胚现象。
下面是校园裸子植物具体介绍呦:

http://s9/mw690/00687ZLSzy77goWDzYs18&690

白皮松 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松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多年生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白皮松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树皮,树皮颜色较为“明亮”,且较为光滑,褐白相间的树皮(其实是树皮因为生长而产生的新老交替)与“迷彩服”相似、极为美观,是优良的庭园树种;拍摄于北门。(校园内常见)

http://s12/mw690/00687ZLSzy77gpS3zGX9b&690

油松 Pinus tabuliformis Carr.

松科 (Pinaceae)  松属 (Pinus)

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北方最常见的松树;油松幼嫩的球果多为鲜绿色(如下图左边小图所示),这种情况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在授粉二十个月后方成熟变为褐色(如下图第二张所示);松属很多植物从雌球花到种子成熟要经历二十六个月;拍摄于软件学院东侧。(校园内常见)

http://s10/mw690/00687ZLSzy77gpXUB0lf9&690

http://s14/mw690/00687ZLSzy77gpY1aDbbd&690
http://s12/mw690/00687ZLSzy77gq0avjl1b&690

雪松 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

松科 (Pinaceae)  雪松属 (Cedrus)

雪松是常绿乔木;其树形美观,亦为普遍栽培的庭园树;在校园里栽培的雪松,少见其大孢子叶球,且没有人工授粉,种子并不能正常发育,因而未见其种子;在冬季,白雪青松的搭配尤显其风姿,它象征高洁的品格并寄予人生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拍摄于公共教学楼D座南侧。(校园内常见)

白皮松、油松、雪松的区别

http://s11/mw690/00687ZLSzy77gq4qAoG3a&690

严格意义上的松树实际上是松属植物,校园里常见的即白皮松、油松;它们二者和雪松的区别如下:

首先,雪松的叶子(也就是松针)没有白皮松和油松的长; 

其次,雪松的针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辐射伸展,在短枝上呈簇生状; 白皮松针叶3针一束;油松针叶2针一束 

最后,三者的树皮也是一个很好的区分特征,如下图所示:

http://s14/mw690/00687ZLSzy77gqaeH2Bbd&690

云杉属 (Picea)

云杉属的植物一般统称为云杉!属于常绿乔木,它们可以长得非常高大,我们熟知的圣诞树”就是欧洲云杉(Picea abies);但在庭院或园林看到的并不是特别高大,那是因为云杉属植物适应更加寒冷的气候条件和较高的海拔环境,城市里的环境并不是最适宜其生长的条件。

http://s1/mw690/00687ZLSzy77gqdcxI4e0&690

白扦(qiān)  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

松科 (Pinaceae)  云杉属 (Picea)

常绿乔木,云杉属7个中国特有树种之一;白扦的针叶上有许多白色气孔线,这些气孔线让白扦的叶片看起来偏白,尤其是远看的时候如此,这也可能是白扦得名的原因;又因为向光性,白扦的针叶会向有光的地方弯曲(如左上小图所示);拍摄于听枫林。(校园内较常见)

http://s2/mw690/00687ZLSzy77gqh47Jf41&690

青扦 Picea wilsonii Mast.

松科 (Pinaceae)  云杉属 (Picea)

常绿乔木,云杉属7个中国特有树种之一;叶上排列的白色气孔线较少,因而微具白粉,远看为青绿色;叶子直或微弯,且排列较密,在小枝上部向前伸展,小枝下面之叶向两侧伸展(如小图所示),这样触摸小枝下面的时候并没有扎手的感觉;球果卵状圆柱形或圆柱状长卵圆形,成熟前绿色,熟时黄褐色或淡褐色(校园里的青扦尚未见到成熟的球果);拍摄于听枫林。(校园内较常见)

白扦与青扦区别

http://s6/mw690/00687ZLSzy77gqmVN2J45&690

①白扦叶子白色气孔线密集,远看发白,而青扦的叶子白色气孔线相对少很多,远看是青绿色

②白扦叶子因向光性,弯曲的较为明显,青扦叶子弯曲的不明显

③白扦侧枝上面之叶伸展,两侧及下面之叶向上弯伸,青扦下侧叶向两侧弯伸(PS: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白扦触摸小枝下面会扎手,青扦不扎手。不信?你试试呀!);

http://s15/mw690/00687ZLSzy77gqs1Sxwee&690

  ④白扦树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 青扦树皮灰色或暗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脱落。

http://s4/mw690/00687ZLSzy77gqv2oFRa3&690

圆柏 Juniperus chinensis L.

柏科 (Cupressaceae)  刺柏属 (Juniperus)

是一种常绿乔木;可作房屋建筑、家具、文具及工艺品等用材;树根、树干及枝叶可提取柏木脑的原料及柏木油;枝叶入药,能祛风散寒,活血消肿、利尿;种子可提润滑油;是北方常见的栽培柏树之一;拍摄于美术与设计学院西侧。(校园内常见)

http://s9/mw690/00687ZLSzy77gqxPuJy38&690

龙柏 Juniperus chinensis (L.) Ant. 'Kaizuca'

柏科 (Cupressaceae)  刺柏属 (Juniperus)

龙柏是圆柏的栽培变种,但其长得比较任性,枝条向上伸展的同时向一侧扭转,严重的时候连茎干都是螺旋的,这也造就了其特殊的形态,远看像一条盘旋而上的龙;它的移栽成活率高,恢复速度快,是园林绿化中使用最多的植物之一,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长健康旺盛,观赏价值高;拍摄于诚朴园。(校园内较常见)

http://s7/mw690/00687ZLSzy77gqAcVEic6&690

刺柏 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柏科 (Cupressaceae)  刺柏属 (Juniperus)

我国特有树种;叶三叶轮生,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刺形;校园里种植的为“刺柏球”;它有耐寒、耐旱的特征,所以在绿化中是最常用到的;拍摄于诚朴园。(校园内少见)

http://s8/mw690/00687ZLSzy77gqMVqAfa7&690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柏科 (Cupressaceae)  侧柏属 (Platycladus)

常绿乔木或灌木;因为侧柏的鳞叶和着生鳞叶的枝条都是扁平伸展的,因此看上去整个枝条都是扁平状的,这不仅让侧柏容易辨认,也是“侧柏”名字的由来;它的种子与生鳞叶的小枝入药,前者为强壮滋补药,后者为健胃药;常栽培作庭园树;在中国寺庙、陵墓及各种古迹中,也常有树龄达数百年的古侧柏;拍摄于北门。(校园内少见)

圆柏、侧柏和刺柏的区别

http://s9/mw690/00687ZLSzy77gqQ5dEY78&690

圆柏示其二型叶

http://s2/mw690/00687ZLSzy77gqRU4hj11&690

圆柏、龙柏、侧柏和刺柏的区别: 圆柏叶二型,即针型叶和鳞型叶(PS:幼苗上都为刺叶,老树上都为鳞叶,不老不小的树上则两种叶型都有);龙柏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侧柏刺叶扁平鳞片状,与树枝融为一体(睁大双眼仔细看呦!要不然发现不了叶子的存在嘞);刺柏刺叶三叶轮生。

http://s5/mw690/00687ZLSzy77gqTHkpud4&690

银杏 Ginkgo biloba L.

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属 (Ginkgo)

银杏是中生代孑(jié)遗的珍稀濒危树种,我国特产;秋季正是银杏种子(不是白果吗?不,白果不是果!!!银杏树不会结果,它结的是种子!!!)成熟的好时候;具有黄色肉质的是外种皮(是不是很像小一号的杏?动过它的人都知道,破损的外种皮会散发一种恶臭,为了左边的那张小图,小编也是蛮拼的);剥开之后就是白色的骨质中种皮,这也是银杏和白果这两个名称的由来,而我们食用的则是它的种仁;此外,银杏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左图为结种子的雌株,右图为在开花的雄株;拍摄于第一餐厅北面。(校园内雄株常见,雌株少见)

http://s15/mw690/00687ZLSzy77gqVE4Hk1e&690

银杏还有个别名是鸭脚(上图有木有鸭脚掌的感觉?),形容秋天变黄的叶片,古人用它来寄托思念之情;美丽的黄叶也令银杏成为重要的秋季观叶树种,成为师大第一食堂门前一道靓丽的风景。


亲,你知道吗?裸子植物发生发展的历史悠久,它们历经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的第三纪、第四纪。地史气候的多次重大变化,使裸子植物种系也随之多次演变更替,现代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种类是从距今约6500万年至250万年之间的新生代第三纪出现的,又经过第四纪冰川时期保留下来,繁衍至今。这古老的物种流传至今不容易,趁天儿好,出来游赏一番也不错哟!下期我们再说点儿什么好呢?

摄影、美工:万萍萍、乔靖涵

文字、编辑:崔彤彤、翁若彤

指导老师:石硕

版权归属:河北师范大学植物学研究室(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实验室)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flowerhbnu




阅读(1279)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