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寺河山周吉生
寺河山周吉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8
  • 关注人气: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露苹果的性状表现与栽培技术入选《落叶果树》2016年2期

(2016-03-26 09:36:31)
标签:

红露苹果

河南灵宝

性状表现

栽培技术

周吉生

红露苹果的性状表现与栽培技术入选《落叶果树》2016年2期                                                                                        1周吉生 2毛仲卫                                                

 

1.河南省灵宝市寺河乡上埝村 河南灵宝 472522

2.河南省灵宝市科技局 河南灵宝 472500

 http://s9/mw690/00687Zz0zy70MBykUoUc8&690

http://s3/mw690/00687Zz0zy70MBz40j812&690

http://s10/mw690/00687Zz0zy70MBzDJPz89&690

http://s16/mw690/00687Zz0zy70MBAmovZ0f&690

摘要:红露苹果由韩国国家园艺研究所用早艳与金矮生杂交育成,2005年引入灵宝栽培,表现良好。平均单果重235.6g,底色黄绿色,着鲜红色条纹,光洁无锈,果肉黄白色,致密、较硬、脆甜、多汁,略带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右,去皮硬度8.16kg/cm2,品质上等,早中熟,8月中下旬成熟,无采前落果现象,室温下果实贮存23个月不发绵。幼树以腋花芽结果为主,随树龄增大,转向以短枝结果为主。花粉量大,坐果率高,高接树当年可形成大量腋花芽,第2年平均株产4.1kg。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较抗斑点落叶病,果实上未见轮纹病、红点病、锈果病等,易感白粉病。介绍了红露苹果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红露苹果;河南灵宝;性状表现;栽培技术

 

河南省灵宝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海拔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2277.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19.5mm,无霜期215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环境优越,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区之一。苹果以其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著称,被誉为“苹果之乡”,“灵宝苹果”品牌价值已达171.08亿元。目前苹果面积达6.3万hm2,成为全国苹果的重要产区。所产苹果个大、色泽艳丽、硬度大、酸甜适口、风味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大面积发展日本晚熟红富士的影响,灵宝市苹果早、中、晚熟品种的栽培分布严重失调,中熟品种受到忽视,金冠、红星苹果树大量被改接,部分被砍伐,面积及其产量急剧下降。花冠、早生富士、红将军品种又有本身的缺陷不能规模发展,造成中秋节、国庆节两节时段适宜上市的品种紧缺。采青的富士苹果品质低,风味差,影响了声誉和价值。

红露苹果是韩国国家园艺研究所用早艳与金矮生杂交育成的早中熟品种。2001年由山东省烟台果树所引入中国。2005年引入灵宝阳店镇中河村李维宗、杨定峰果园栽植。2009年在故县河西村连片定植20hm2。并进行高接换头、做授粉品种试验。经10年的栽培观察表明,其生长、结果性状表现良好。目前,全市红露苹果面积大约有166.7hm2。

1.红露苹果性状介绍

3.植物学特征

红露苹果幼树生长旺盛,枝条粗壮,干性强。2年生枝深紫红色,枝柔软而脆,树干和多年生枝浅褐色。皮目小而分布均匀,营养枝侧芽小。叶大、长、卵圆形,叶面肉质厚革质,叶缘锯齿大而钝,短枝上叶数多。秋梢腋花芽较多,长枝易形成顶花芽,果台中型。

3.2 果实经济性状

红露苹果外观风味兼优。果实圆锥形,高桩,果形指数0.87左右,果顶有57个凸起棱。果面光洁无锈,光亮如打蜡,果点明显,底色黄绿色,着鲜红色条纹。平均单果重235.6g,果梗较短,平均1.83cm,梗洼浅窄,萼片小,萼洼中浅。果皮较薄,果肉黄白色,致密、较硬、脆甜、多汁,略带香味,果心较小,去皮硬度8.16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右,品质上等,室温下贮存23个月不发绵。比其它中熟品种红星、美八、嘎啦货架期长,经济效益高。

3.3 生长与结果习性

红露幼树生长旺盛,枝条粗壮,徒长枝多,角度小,干性强。进入结果期树势中庸稳定,树姿较开张,萌芽率较高,成枝力中等。长枝易形成顶花芽,枝条甩放或轻短截易形成短果枝,成花容易,果台副梢充实易成花。幼树以腋花芽结果为主。随树龄增大,转向以短枝结果为主。花粉量大,易授粉,坐果率高,也可做其他品种的授粉树。早果丰产性强,高接树当年可形成大量的腋花芽,第2年中庸树枝甩放后可形成一串短果枝,短果枝占45%,强壮枝甩放后短果枝占45.2%,平均株产4.1kg。无采前落果现象。

3.4 物候期

在灵宝县,红露苹果3月底4月初开花,410日盛花期,41520日落花期,比富士苹果花期早57天。果实7月中旬开始着色,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0天左右。

3.5 适应性与抗性

红露苹果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在褐壤土、黄壤土上均表现原有的优良特性。较抗斑点落叶病,果实上未见到苹果轮纹病、红点病、锈果病等,但是易感白粉病。

4栽培技术要点

2.1栽植

红露苹果为短枝型品种据张振英等报道,红露苹果结果后短枝占63.6%,中枝占15%,长枝占21.4%。乔化砧栽植株行距34m、矮化中间砧栽植株行距2.54m。授粉品种以元帅系、富士系为佳。 

2.2整形修剪

树形可选用纺锤形。幼树定干1.21.5m,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第1层主枝5个,主枝角度大于90º,形成小卡脖,控制树冠上强和树冠外围枝旺长,有利于密植栽培。幼树或高接树采用轻剪缓放、捋枝、拉枝等方法,促其形成短枝,一年生枝缓放,充分利用腋花芽结果。盛果期及时疏除过密大枝,更新多年生枝组,保持健壮树势,提高果品质量。改冬季一次修剪为四季修剪。

夏剪。幼树在培养树形阶段,当枝条长40cm左右时拉枝开角,减缓生长势,促其抽生分枝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又可利用顶花芽和腋花芽提早结果,以果控冠,边培养树形边结果。结果前期(5月底之前)夏剪主要是对营养枝进行拉枝、扭枝、拿枝,疏除多余直立枝,控制营养枝旺盛生长,促进幼果生长。后期(6月下旬)开始以拉枝、捋枝为主控制秋梢的生长,尽量减少秋梢生长量或不长秋梢,而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8月份果实采收后进行拉枝,使骨架枝大于90º,控制顶端优势,控制树冠向外生长速度,使一部分结果枝形成珠帘式结果。

冬剪。因红露苹果幼树生长势强,可适当轻截、长放、少疏枝,多刻芽或使用抽枝宝促进分枝,及早采取拉枝、拿枝、捋枝开张角度。前两年一般不疏枝,增加枝叶量。对于竞争枝、徒长旺枝采用极重短截(即基部瘪芽处),使其抽生中庸弱枝。或者夏季尽早基部瘪芽短截,使其再次抽生新枝。进入盛果期后,生长势减弱,短枝量增加,适度加重短截,或在一年生枝与二年生枝交界瘪芽处戴活帽剪截,使其抽生中短枝,增加一年生枝数量,控制腋花芽结果,促进树体生长势。要顶花芽结果,不要腋花芽结果。对于衰弱的多年生结果枝组,要及时回缩更新,保持结果枝组中庸健壮,使其年年有花,年年结果,结好果。及时清除树干上的无用枝,使树体主从分明,通风透光。主枝或结果母枝基部2030cm不留枝,打开天窗,让光照从树冠中心照到树冠下部。结果枝组基部1520cm不留枝,使下部果实和叶片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控制树冠上部主枝和大枝的生长,树冠上部枝要少、小,以利通风透光和平衡树势。结果部位集中在树冠的中下部。

2.3土肥水管理

因红露易成花、坐果率高,极丰产,应加强肥水管理,以防树势衰弱。

秋施基肥。盛果期树每年果实采收后每株                                       15kg  农家土杂粪50kg,也可追施78kg绿新牌生物菌有机肥,配合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肥。

追肥。红露苹果生长期短,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对其进行多次少量追肥。①萌芽前(惊蛰前后)采用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每株追施高氮低磷低钾水溶性复合肥1~1.5kg,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开花坐果。②落花后1015天同法每株施高氮中磷低钾水溶性复合肥0.5~1kg,促进叶片生长和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促进幼果膨大。③52530日同法每株追施N15P15K15水溶性复合肥1~1.5kg,促进果实第2次膨大。④710日前后同法每株追施低氮中磷高钾水溶性复合肥1~1.5kg,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含糖量。⑤结合喷药加优质叶面肥,前期加田植素482 1000倍+龙灯叶爽2000倍+佳实百2000倍液,中期加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后期加高钾叶面肥500~1000倍液,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土壤水分。一年的生长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不能忽干忽湿。①春季萌芽前结合追肥浇足水分,同时果园覆盖黑地布或优质黑塑料膜,提地温并保墒。②覆盖黑地布或黑塑料膜之前,树行两侧铺设滴灌管,当土壤湿度低于60%及时补充水分,也可肥水一体化追肥补水。③7月下旬果实进入着色期,有条件的的果园可进行喷灌,增加果园湿度,促进果实着色。

2.4花果管理

    红露苹果易成花、坐果率高,应特别注意及时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盛果期每667m2 产量控制在25003000kg,产量过高,果个小,易引起树体早衰。重视花前复剪和疏花疏果,尽量选留侧生果枝及中、长果枝,其上果实自然下垂,果型端正。选留莲座叶大的叶丛枝结果,选留中心花果。因红露苹果着条纹状鲜红色,果面光亮,一般不需套袋。若套袋,可套塑膜袋,果面干净,不套纸袋,因红露苹果着色期正处在高温季节,湿度小,昼夜温差小,去袋后果实着色差。             

2.5.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白粉病,金纹细蛾、食心虫、红、白蜘蛛等。要进行综合防治。防治病虫害,要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和多种微量元素肥,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清园,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清扫落叶,病虫枝、刮下的病斑、翘皮老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虫源。每次喷药加田植素482、龙灯叶爽、佳实百等促进叶片生长和提高叶片的抗病能力。11月下旬落叶前叶面喷810%尿素,落叶整齐,有利于落叶后清园。

腐烂病  4月份病菌胞子经风吹传播,5月菌胞子萌芽向树体组织侵染,67月病菌胞子在树体内分裂生长而外表没有反映。810月腐烂病疤显现,11月至翌年2月一般不发病。防治腐烂病,刚落完叶后,树干和主枝涂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10倍液,30%戊唑多菌灵(龙灯福连)20~50倍液涂抹病斑;或全树喷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50100倍液,杀灭越冬病菌。3月份腐烂病菌胞子开始传播前,喷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50150倍液,或喷30%戊唑多菌灵(龙灯福连)100~200倍液,在树体上形成一层药膜,直接杀死落在其上的病菌胞子5月腐烂病菌孢子向树体侵染之前,即谢花后,喷四霉素(生物制剂)600倍加代森锰锌800倍,防治腐烂病、白粉病、霉心病、褐斑病等。5月病菌侵染期选喷41%甲硫戊唑醇(龙灯稳达)或30%戊唑多菌灵(龙灯福连)600倍或43%戊唑醇3000倍+50%克菌丹(美派安)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7下旬,在腐烂病第2次发病前,树干喷涂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1015倍液,或30%戊唑多菌灵(龙灯福连)20~50倍液杀菌消毒果实采收后,将病疤刻划成网状,涂抹上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3倍液杀菌消毒,不需刮病疤。

褐斑病  苹果早期落叶病之一。病原属半知菌,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病菌在病叶上越冬。褐斑菌侵染的限制因子不是温度,而是湿度,从苹果萌芽期开始,只要遇到持续时间超过7小时降雨,便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分散和传播。初侵染病斑主要在树体下部接近地面的叶片上,以后随雨水溅散逐渐向上侵染蔓延。开花前褐斑病就有可能已侵染到叶片,逐渐深入叶内,潜育期713天,从入侵到病叶脱落快的13天。防治褐斑病,①谢花后710天喷药,选择具有内吸作用的、对幼果果面安全的、广谱性杀菌剂0.3%四霉素800倍加80%代森锰锌800倍液,兼治腐烂病、霉心病、白粉病、褐斑病等。②套袋前再喷内吸性杀菌剂或者内吸性杀菌剂加保护性杀菌剂,谢花后至5月份套袋前,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③套袋后内吸性杀菌剂77%硫酸铜钙(多宁)交替使用6月下旬喷药,防止7月份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在秋梢上发生。

白粉病  病原菌属于子囊菌,无性阶段属半知菌类,以菌丝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春季萌芽时,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春季温暖干旱有利于白粉病的流行。49月均可发病,其中45月枝梢组织幼嫩,为白粉病发生盛期。68月发病缓慢或停滞。在秋梢新生幼嫩组织上,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防治白粉病,①冬季和早春彻底剪除病梢,减少越冬病原菌。②重点生长前期防治,萌芽前结合防治腐烂病、枝干轮纹病,喷清园药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50150倍加毒死蜱1000倍液(代替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腐烂病、轮纹病,绵蚜、介壳虫等。③中心花刚露红病菌开始传播期,喷0.3%四霉素1200倍加己唑醇2000倍液,防治白粉病、霉心病、褐斑病等,④9月份是白粉病第2次传播越冬期,喷己唑醇1500倍,杀菌,减少病菌越冬基数。第2年春季白粉病就会大大减少。

防治根腐病、禁止环剥,减缓树体衰弱,增强树体抗病性。药剂防治,在中心花含苞待放时喷四霉素600800倍液。

杀菌剂中,具有内吸治疗效果的有氟硅唑、戊唑醇、丙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三唑类杀菌剂, 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四霉素等生物杀菌剂等。具有保护性效果的波尔多液是较理想的药剂,耐雨水冲涮,持效期长,尤其适合套袋后的68月份使用。

金纹细蛾、食心虫  防治关键是收麦前后(即套袋前后)喷2遍药,结合防治病害喷药,混喷2.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落叶后及时清除落叶和虫果深埋,减少越冬害虫基数。

红、白蜘蛛  惊蛰后,在树干上设置粘虫胶带,使越冬红蜘蛛、绵蚜、介壳虫等害虫向树上转移时,被胶带粘住,阻止越冬害虫上树。红蜘蛛出蛰后主要任务是繁殖,春季第1遍清园药加杀红蜘蛛的药。落花后710天喷药时,加螨、卵兼治的杀螨剂尼索朗2000倍液,四是收麦前后是防治红蜘蛛的关键时期,要选用既能杀成螨,又能杀若螨,还能杀卵的20%三唑锡四螨嗪悬浮剂3000倍液8下旬当上树的红蜘蛛等害虫向树下转移越冬前,在树干上设置粘虫胶带,扑杀越冬害虫,减少越冬基数。

 

作者简介:周吉生(1966-),男,高级技师,长期从事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推广与示范。

电话:13653983354        2016年2期《落叶果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