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米》教学设计

(2016-09-10 22:40:45)
分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由于长度单位的抽象性使学生它的认与理解的难度很大。生活经验在学生认识与理解长度单位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二)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书:认识米) 

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 

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m) 

(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 100厘米) 

、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板书:           认识米

              测量较长物体——米尺。

              用字母m表示。

              1米= 100厘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