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2016-09-03 20:38:30)| 分类: 教学计划 |
一、
教学内容
(一)空间与图形
1.长度单位
2.
角的初步认识
3.观察物体
(二)计算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表内乘法。
(三)认识时间
认识分,认识几时几分,解决问题
(四)数学广角
(五)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4.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1、有效地萌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材例题、习题以学生熟悉的情景图为依托,所选取的素材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具有开放性、可选择性。学生要学会从插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从而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辨证地理解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是指群体中的解法多样化,而不是指每一个体的解法要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创新的行为,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算,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掌握各自的方法,这样才是算法多样化的本质。
3、科学地把握教学要求
从使用这套教材开始至今,越往前走越感到教材为教师提供的空间之大。怎样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用好教材的资源,驾驭好课堂;怎样将旧教材原有的内容以新的观点、新的要求去实施;怎样适度把握新、旧教学内容,这些都是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
我们的追求。
4、灵活地运用和整合教学资源
教科书的编排及内容设计很有弹性,关注了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为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赋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力。同时,还促使教师思考教材内容背后的课程价值所在、学生的接受程度等等,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一)(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