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计划

(2016-03-26 20:46:56)
分类: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7—P3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分为例1和例2两个例题。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运用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让学生对平时接触较多的气球颜色、形状进行分类等。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事物的整理和分类,认识并灵活运用简单的统计表进行表示,使大家体验到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方法在生活中确实是很有用的。 

1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例2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
、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表、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与整理; 
2
、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难点:掌握简单的统计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1
、本单元是初步认识统计内容,不算很难,但有时比较繁琐,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
、例题的教学。 
1通过同学们统计每种颜色气球的数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2是给出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简单的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初步掌握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统计的方式是开放的,注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课时数】 
本单元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