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百分数》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2018-05-25 19:28:05)分类: 课题研究 |
《生活与百分数》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
1、调查银行最新利率,理解储蓄的意义,了解普通储蓄存款、购买国债和购买理财产品三种理财方式。
2、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内容: 1.调查最新的利率,经历存款的过程。
2.了解不同的储蓄方式,通过计算与对比,能够选择最优的理财方式。
活动安排:一、前期准备:
活动内容: 调查最新的利率,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1)明确调查方法
1.银行实地调查。周末,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银行经历一次存款的过程,了解储蓄的意义和储蓄的不同方式。
2.网上调查。
3.电话咨询:(中国农业银行95599,中国建设银行95533,
中国工商银行95588,中国银行95566,交通银行95559,
邮政储蓄银行95580,招商银行95555,中国民生银行95568)
二、课堂教学:
1、展示调查到的信息:学生介绍去银行了解到的储蓄知识,
介绍部分银行最新利率表。(农商银行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
并介绍存单中必填的信息,师适当补充。
2、课件出示农商银行的利率表,结合具体数据理解储蓄的不同方式及利率的含义。
3、出示问题: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银行给李阿姨提供了三种类型的理财方式:普通储蓄存款、购买国债和购买理财产品。帮李阿姨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方式,使六年后收益最大。学生读题后描述所获得的信息。
4、带领学生梳理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重点理解“六年后收益最大”是什么意思?
5、小组讨论可能采用的存款方案,师板书。
6、分组计算到期利息。
7、汇报交流,各小组将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对比选择最优方案。
8、总结储蓄的基本原则:能定期不活期,能长期不短期,能国债不储蓄。
三、实践活动总结
1、畅谈经历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
2、将本次活动的经历写成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