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2018-04-04 01:43:26)
标签:

马戏团

分类: 纪实·记录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彼得·拉维利跨越50年的《马戏团》

“我在大学就已开始着手《马戏团》的摄影准备(拉维利拥有皇家艺术学院的摄影硕士学位)。 在我回到于韦克菲尔德(Wakefield)的家中时,我曾在利兹女王大厅(The Queen's Hall)观看了一场小米尼克斯(Winships Minicircus)的表演。 那里就是《马戏团》开始的地方。”
之后,拉维利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程,他跟随许多马戏团在英国和爱尔兰巡回演出。看来,租船和食宿费似乎都被用在了机遇的探寻当中,使得他们的住宿也就是在大篷车下的空地上。一般来说,拉维利会将一件衣服穿一天一夜,然后再换另一套。这样的流浪生活乍一看似乎很浪漫,但事实上,这是很不舒服的。然而,拉维利在这种情形下所表现出的明显的固执,以及希望与人们分享日常生活中的不适的意愿,可能就是拉维利和他的摄影工作可以被马戏团欣然接受的原因。随着20世纪的结束,马戏团的行当也陷入了困境。大型的珍奇动物变得日益罕见,因为它们的饲养成本高昂,而且许多人认为它们参与到马戏活动中并不符合政治正确。不断上涨的成本和来自其他娱乐方式的竞争极大地削弱了马戏团的利润率。但是拉维利的照片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因为这些人如果不是幸存者,也将一无所有,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面对逆境。
《马戏团》由彼得·拉维利创作,摄影所展示的画面至今已经覆盖了50年来的马戏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