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老祖母,走进法国国家图书馆

标签:
泸沽湖 |
分类: 纪实·记录 |
















法国国家图书馆去年6月已正式收藏白金龙的作品《泸沽湖老祖母》、《纹面女》,其作品还将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上展出。
泸沽湖美得让人心醉神迷。从盘山公路上向下望去,山群在一片磅礴的雾气中,间隙稀薄的雾气中透着山水的原色。有光的地方是黄绿色,背光的地方是暗绿色。
水中的小岛依稀可见,似某种稚拙的动物,却又看不清楚形态。安静,神秘,再往下走,越发临近水面。一层一层反射着微弱的褶褶的光。这样的山水依存让人想到,“暮霭沉沉楚天阔,极目楚天舒”这样的诗句。当地人告诉我,我们看到的山叫女神山。
摩梭人传统的走婚形式,排除了中国传统婚姻形式的束缚。两性的结合虽然以性为目的,但感情非常纯粹和自由,不涉及金钱和门第的观念。
在母系为主导的社会关系中,走婚男女的财产互不依赖。孩子属于整个母系家庭的,家庭会抚养。他们的性自由不是基于开放的单纯欲望追求的思维,而是基于人性,生存,繁衍的需要。
当然,摩梭人也有自己的婚姻道德,同氏族不走婚、姨表不走婚、血亲不走婚等。绝对不是外界所理解的那种淫乱无序的生活方式。
在这次采访期间,当地有一位很年轻的村干部,1986年生,叫移梦扎西。稍微熟悉了之后,我问他现在有几位交往的阿注。他腼腆的笑笑说,他已经有一个固定的对象,结婚了,孩子都生了。
为什么这么早结婚?会不会对其他异性有好奇心?老婆会不会允许他有其他阿注,或者他会不会允许老婆有其他阿注?面对记者的一连串提问,移梦扎西的脸更红了,语气中明显带着某种羞涩。
“我没有别的阿注了。结婚前有过,但是,现在跟我的老婆很投缘。我们是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认识的,我在外面打了三年工,正好碰上她。我觉得找到一个谈得来的女人很不容易。现在孩子也生了,所以就不想别的了。”
“但是,像我很多大哥,他们没出去打工,现在也没有结婚,还在走着,可能还会继续走下去。”他很诚实的告诉我。
我问他年长一点的人会不会一辈子就一个阿注?
他的回答是:“肯定不会。在走婚这个问题上,老一代比现在盛行的多,绝对不会只有一个阿注。”
现在的泸沽湖周边已经建起了各式酒吧和客栈。传统商业模式在景点的复制,这里也改模能免。从大理到泸沽湖,有好长一段正在修路,所以走了整整8个小时。但是,可以想象未来的泸沽湖,交通将会更加便利,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不断加大。
很多摩梭人信仰藏传佛教。很多传统的木楞房上都挂满了经幡。每一家的祖母房中都有一道生死门。女人生孩子的时候,进到门背后的房间待产。死人之后,也要在这门背后的小房间里安放。十多天之后再火葬。
他们也信仰锅庄菩萨。每一户的祖母房里都有一个火塘,吃饭之前都会敬香。
独龙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独龙江峡谷地区。
妇女纹面,是独龙族相当奇异的习俗,对于这一习俗,纹面女们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分辨男女。有的为了死后能带走生前的东西。
现在,怒江独龙族纹面女的传统已经失传,目前仅剩下30余名纹面女。
前一篇:二战猛将巴顿,从少年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