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一个美国人在山西的植物考察

标签:
山西 |
分类: 泛黄记忆 |









在黄土沟壑边生长的野生桃树 1914年7月22日















芝麻地 1914年8月3日


楸树,很好的家具木材,具有重量轻、坚固耐用的特性。1914年2月9日




长在黄土断崖上的文冠果 1914年7月23日





杨树林,成功阻止了土壤流失。1908年2月27日


有白色花刺的扁核独叶草 1907年5月6日



野生黄玫瑰 1907年5月6日




麻黄藻 1907年5月2日


Tchai ling sze斜坡上的落叶松森林,非常的漂亮。1908年2月26日


刺榆子(扁核独叶草) 1914年7月21日





杨树 1908年2月27日
美国人迈耶,全名弗兰克 • 尼古拉斯 •
迈耶。他原本是荷兰人,1875年出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他自幼喜爱植物学,在1889年刚14岁时就进入了阿姆斯特丹的植物园,当上了园丁助理,在著名的荷兰植物生理学家德弗里(Hugo
de
Vries)的指导下工作。1901年10月,26岁的迈耶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学,乘船由荷兰转赴美国。到达华盛顿后,他很快在美国农业部找到了工作。1905年,时年30岁的迈耶受美国农业部派遣,孤身来到中国进行探险考察并采集木本植物。他的这项工作进行了有3年,直至1908年他才回到美国。后来,他又于1909-1911年、1912-1915年和
1916-1918年3次来到中国,继续进行探险考察。1918
年5月28日,他准备回国,乘船沿长江返回上海;3天后,5月31日,他在航行途中神秘失踪。一周后,6月5日,他的尸体在长江里被发现(极可能是在航行途中遇险,遭人暗算丧了命)。
前一篇:1920年代,引领时尚的法国女郎
后一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二战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