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秋色诱人

标签:
秋色 |
分类: 人与自然 |









在似乎很一般的景色里我找到了一片聚集在一起的落叶。溪水里各部位不同的流速为落叶勾画出 自然形成而带有游动感的的构图。
佳能 EOS-1N 相机,EF17-35mmf/2.8L 镜头。景深对焦,评价测光。
在野外拍摄秋色,实际景色和照片之间的差距也可以用习 惯上所谓三维空间和两维空间之间的差别来解释。在灿烂的秋 野里,我们不单看到了整体,而且获得感官所带来全面的反应, 可是照片不但有一个边框,而且也只是一个切面。在很多情况 下,现场整体的感受不是在一张照片里能够表达的。要让别人 从照片里得到感受,摄影者必须首先把他自己的这份感受明确 化,然后从画面里的取舍着手,观察取景器里面所显现的局部, 考虑它是否能带来同样感受。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因为不同题材对我们的吸引力各有 不同,我觉得拍摄风光和拍摄人文景观是有所不同的。人文景 观不单是我们比较熟悉而可以认同的题材,它往往还包含了一 个故事,如果我们把故事说了出来,这样的照片对一般观众读 者就有相当的兴趣。但是风光摄影却没有故事可言,特别是在 林间或是水畔来拍摄秋色的时候,甚至连一个众所周知的景观 都不一定存在。所以摄影者就必须从构图上创建一个可以吸引 人的画面,说出他的关注,否则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
对于拍摄秋色的具体要求,我可以用构成一张照片的几个因素,作简单地说明。
取材和细节的运用
如前所说,拍摄秋色往往是拍摄一种感觉。不论是“月落 乌啼霜满天”的寂静,还是“一叶知秋”的感怀,都流露在视 野里一部分的细节上。也正因为如此,摄影者在取景和按下快 门之前,必须自问在眼前的景色里是什么激发了拍摄的动机, 然后把这一部分的细节突出在画面上。
天气和光线
秋天的天气是多变的,而不同天气条件和光线可以为同一 片景色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在 一种所谓“理想”的天气和光线。由于夏天给湖水所带来的热 量,在昼暖夜凉的秋天如果遇到一个云淡风轻的早晨,水面上 常常会升起一片轻雾。在阴暗甚至阵雨的天气里,也可以找到 景色和题材理想的配合。在阴天的散射光下,拍摄树林里的秋 色可以避免过强的反差;而阵雨后的树林里,不但秋叶的色彩 特别鲜艳,树干也变得深暗,可以为画面带来更好的层次。相对来说,秋高气爽风 和日丽的大晴天,由于大光比和高反差,倒不一定是拍摄秋色最理想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