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彩色四川(4)
标签:
老照片 |
分类: 泛黄记忆 |
赵镇,位于川中千里沱江之首,现在为金堂县城驻地。《后汉书》记载:汉代时,赵镇仅是一个渡口,名为大渡亭,官方在此设有亭长。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30多年的战乱,田园荒芜,哀鸿遍野,人口大减。据史载,四川当时只剩下9万余人。府城州县,白天有虎豹出入。人衰犬旺,危害百姓生命安全,清廷无奈,派将率兵消灭野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人犬大战。清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赋税需要,从湖广移民到四川,当时湖北麻城赵氏兄弟率全家迁来金堂,在三星、龙威圈地耕种。其曾孙赵文秀制小船义务为百姓摆渡,相传赵家八代免费渡人过河,因此,该渡口被称作赵家渡。清康熙年问,当地逐渐形成场镇,场镇因赵家渡而得名赵镇。清康熙年间,当地逐渐形成场镇,场镇因赵家渡而得名赵镇,是川中四大镇之一。




赵镇(金堂县)龙头石桥。

赵镇
吃饭的士兵。从照片分析,其中的两名士兵是护送甘博一行的,其余吃饭的则是雇佣担行李的苦力。从清末1875年2月云南发生“马嘉理事件”后,1876年7月,李鸿章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其中就规定:外国人在华旅游、考察等,要有各地派出士兵加以护卫。护卫以本县为界,过界后交由下一县负责护卫。







前一篇:大自然的礼花:电闪雷鸣
后一篇: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山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