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保相关问题汇总

(2016-01-09 17:20:39)
标签:

社保

社保会保险

综合保险

城镇保险

小城镇保险

分类: 落户基础问题

1、问:社保缴纳流程和规定,如何查询?

     答:(1)社保办理流程: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人事填写《外来从业人员用工备案登记表》(第一次办理社保),个人填写《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用工信息采集表》->人事网上办理招工或者到外管所备案办理招工(第一次办理社保需要去外管所)->社保中心开户按月缴纳社保(初缴人员还需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人事填写《退工备案登记表》,公司开具退工单或离职证明(部分不规范公司没有这一步)->人事网上办理退工或者到外管所备案办理退工。

            (2)社保缴纳范围: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60%-300%。

            (3)社保缴纳基数的确定: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工资性收入按照年度工资总额确定)。

            (4)社保查询和打印清单:最近24个月的社保缴纳情况可以在上海社会保险服务网(账号:身份证号码,密码自己到区社保中心或街道事务中心的社保查询机器设置)和区社保中心或街道事务中心的社保查询机器查询和打印清单,24个月之前的请持身份证到区社保中心查询。


提示:(1)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标准,工资总额是指这些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此外,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这与打到工资卡里的工资有一定的区别。

           (2)需要查询详细的社保缴纳基数、时段和公司,请持身份证到区社保中心查询,只能查询,不提供打印清单。

           (3)新入职员工需要交纳当月的社保,请在当月的5-25号办理招工手续,超过25号办理则无法缴纳当月的社保。

          (4)通常公司的做法是15号之前离职的不缴纳当月社保,15号之后离职的缴纳当月社保,但是根据规定只要当月实际工作1天以上就可以要求公司缴纳当月社保。

          (5)根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实施中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沪劳保福发(2002)18号)第六条规定,从业的生育妇女在领取生育生活津贴期间,所在单位和个人仍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在确定个人下一年度月缴费基数时,应将生育妇女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和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的期限剔除计算。


 

2、问:上海历年社保缴纳种类和比例具体详情?

      答: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caf8630102xovs.html

 

3、问:社保漏缴补缴流程?

 

4、问:最近几年社保基数?

     答: 社保缴纳基数的确定: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工资性收入按照年度工资总额确定)。

   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caf8630102wejg.html

 

5、问:换工作怎么确保社保连续,不中断?

     答:(1)依据:

             a、新入职员工需要交纳当月的社保,需要在当月的5-25号办理招工手续,超过25号办理则无法缴纳当月的社保。

              b、公司在当月25号之后办理退工手续的,必须缴纳当月社保,5-25号之间办理的可以选择性缴纳。

              c、通常公司的做法是上家15号之前离职的不缴纳当月社保,15号之后离职的缴纳当月社保,下家15号之前入职的也需要缴纳社保,但是根据规定只要当月实际工作1天以上就可以要求公司缴纳当月社保。

           (2)解决办法:

             a、确定下家公司可以在25号之前办理招工,就让上家公司在25号之前办理退工。

             b、确定下家公司无法在25号之前办理招工,就和上家协商缴纳当月社保。                  


6、问:若缴纳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保)、小城镇社会保险(镇保)和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综保)中的一个或多个,期间的工作经历算不算在84个月(7年)内?

     答:为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保障外来从业人员和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公平参保的权利,本市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和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小城镇社会保险进行了重大改革,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部转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2011年7月1日后,我们所说的社保就是原来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是没有问题的。     

    (1)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完全符合要求;      

     (2)小城镇社会保险(镇保)也是可以的,如何折算成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保),那是公示以后的事情; 

     (3)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综保)是不可以的,期间工作经历不计入总数。

提示:(1)所谓的“三险”和“五险”都属于社保(城保),就是有无生育金和医疗保险比例的区别,是根据户籍性质定的,“三险”是社保五年过渡期的产物,2016年3月到期。

         (2)公示结束后,镇保按如下折算成城保,补缴差额:假设公示后,有40月镇保,50月城保,需补缴的月份 =84–50–(40×50%+1)(2月镇保折1月城保)=13月。以2015年为例,2014年度上海平均工资为5451,13×5451×42%(系数)=29762.46(仅需补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7、问:社保补缴的算不算,要不要出说明?

     答:(1)社保补缴的不算在累计月数内。

            (2)一般情况需要材料说明,需要提供单位出具的《社保补缴情况说明》和社保局打印的《社保补缴核定表》。


8、问:社保和个税如何才算对应?

     答:(1)社保和个税缴纳的公司属于同一个公司,总公司和分公司同在上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也可。

            (2)社保基数和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总额相差不多(这里指的工资是税前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算法看本章第1条说明),具体尺度有人才把握,要是差额过大需要合理解释(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等)。

            (3)不换公司情况下,上一年度的个人平均工资(通过个税体现)是本年度的社保基数,不能随意申报。

            (4)涉及劳务派遣的需满足以下条件:

              a、社保是劳务派遣服务公司缴纳,个税由本公司或劳务派遣公司申报;

              b、劳动合同是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和个人的《劳务派遣三方协议》;

              c、劳务派遣服务公司需要有劳务派遣等相关资质。

            (5)涉及人事代理(外包)的,这个期间内的月份是不计入总数,也不能以人事代理公司申请落户。

提示:部分公司是由外服(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代为申报个税,这个是可以的,目前也只有外服有此资质。


9、问:社保基数如何确定,如何调整?

     答:(1)换工作后,新公司可以在办理招工后申报社保基数,基数由公司和个人协商确定。

            (2)不换公司,则每年2-3月申报去年的工资,4月开始按照申报的当前公司去年平均月工资作为基数缴纳社保,此时的社保基数必须是当前公司去年平均月工资,不能随便申报。

            a、当前公司去年平均月工资是指1-12月内,在当前公司缴纳的个税对应的平均月工资,月工资包括包括五险一金的个人部分,逃税的部分不计入,产假(4个月)、其他公司和待业期间的时间段也不计入。

            b、个税只看纳税所属期在去年1-12月内的“工资、薪金”税,奖金或津贴申报在今年的算作今年的工资,不计入社保基数。

            c、社保中心只根据人事申报的当前公司去年平均月工资来确定社保基数,实际和个税有无差额不会追究,尤其是比实际缴纳的更高的情况。税务所和公积金中心一般也不会追求,除非是遇到公司审计。但是人保局落户时是根据法律法规来计算社保和个税的缴纳情况,不会默认公司、个人和其他单位合法合规。

            (3)同一公司原则上一年内只能调整一次社保基数,需要临时调整参照下列方法:

               a、公司先办理退工,再办理招工,就可以按照新员工入职方法调整社保基数,但是会影响工龄的计算,此方法谨使用。居转户人才中心会要求解释(不一定会接受),引进人才常见渠道用此方法不可行(常见渠道一般是要求在当前公司连续工作24个月),如果只是为了提高社保基数办理居住证积分则问题不大。

               b、自己承认当年的社保基数申报错误,给出说明情况,到社保中心申请调整社保基数,把社保缴纳差额从四月开始补缴到当月(前提是去年的平均工资达标,实际真的是申报错误),该方法需要的确是少交了才可以,因为要提供银行流水和《会计核算凭证》。

               c、实际需要临时提高社保基数满足落户要求的,稳妥做法是找中间公司代缴3个月(社保、个税和公积金都需要一起交),然后再转回现在的公司,代缴的公司需要提供合同和离职证明,最好也按照要求走打卡工资。

            (4)每年调整社保基数的时候,要是基数差几块几十块不到1.5倍或者2倍、3倍的,可以在3月底和4月初平均社保基数出来后申请修改社保基数,这样问题不大,但是差的太多了就不要这样操作了。

备注:调整后会给一张电子版:《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基数调整核定表》

http://s9/mw690/00687Ucjzy7e4OJFaicd8&690


10、问:社保基数缴纳多少算合适?

       答:(1)在居住证积分时,中高级职称和国家一、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和高级技师)以上要求最近1年内累计6个月的社保基数不低于本市上年度上海社会平均工资,且社保和个税需要匹配;

              (2)走居转户的激励条件“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和“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除了规定的时间内满足社保要求,其他时间社保基数超过当年的社保平均基数;

              (3)居转户渠道中,以中级职称和国家职业资格证(含技师)落户交材料的,累计时间的前3年中的每一年都超过当年的社保平均基数,累计时间的后四年每一年超过当年的社保平均基数的1.3倍;

              (4)高级技师和高级职称渠道,最近12个月社保基数在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

              (5)走引进人才渠道的,一般看最近3年的社保基数,交材料前一年左右社保基数在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左右(特殊情况社保基数可以1万以上);

提示:a、社保基数最好是逐年上涨的,出现大幅度降工资的情况需要提供银行流水证明;

           b、交材料申请期间,单月的社保基数和个税要适当高于落户标准,尤其是单月的个税不能太低,人才中心不会去关心你年底是否会有奖金或者剩下的几个月个税是否会大幅度提高。

备注:通常所说的,本年度1倍、1.3倍、2倍、3倍社保基数相对于是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而言的(并不是个人和公司),上海市也是将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本年度社保缴费的参考线(本年度社保缴基数范围在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会在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公布。

http://s7/mw690/00687Ucjzy7Etqqwg3ca6&690

11、问:社保缴纳可以中断?

       答:原则上不建议中断,中断了可能需要提供说明。

       (1)属于公司漏缴的,由公司补缴。

       (2)待业期间的,需要上家的退工/离职/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部分区还需要下家的《外来从业人员用工备案登记表》。

提示:产假期间原则上是不可以中断社保的,社保还是要按月缴纳的。

 

12、问:同一时间内异地重复缴纳社保如何处理?

        答:(1)原则上是不能重复缴纳社保的,2015-2017年出现很多直接拒收材料的案例。一般性重复参保有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嫌疑,属于违规行为,社保中心的要求是必须放弃同时段的其中一家才能办理退休和享受医保待遇。

               (2)落户过程中只要发现档案里面有证明重复缴纳社保的材料,或者其他途径查到在外地同时缴纳社保的,一般是作拒收或者退材料处理。

               (3)好消息是,最近部分人才中心反馈"居转户"可以扣除这部分重复缴纳社保的时间,由于“引进人才”大多数渠道和“居转户”部分渠道看的是连续时间,因此需要重新计算这部分连续时间,达到条件后依然继续交材料走流程。

备注:提醒大家,不要存在侥幸心里,每个区执行不统一,建议先咨询本区。政策也一直在变化,还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13、问:社保和个税匹配的解释和不匹配的处理办法?

        答:(1)入职第一年,社保和当月个税对应的税前工资不匹配是正常的,因为入职第一年社保基数是约定工资,个税是实际月工资纳税,有差距合情合理;

               (2)入职第二年开始,当年度的社保基数原则上也是比当年个税对应的税前平均月工资低一点(人才中心和人保局认为工资最好是阶梯上涨的),要是有大幅度降低工资的情况,需要提供银行流水证明;

               (3)不换公司,社保基数应该是上一年度本公司平均税前月工资(看个税、社保基数、公积金基数定),差额在10%以内的一般问题不大,实际是否差额过大只能看人才中心和人保局判定。差额过大处理办法:

                 a、社保基数远高于上一年本公司平均税前月工资,原则上人才中心和人保局会要求补税;

                 b、社保基数远低于上一年本公司平均税前月工资,处理办法目前不统一,有以下几种结果:直接拒收、扣除累计时间、补社保后计入累计,具体都要人才中心和人保局根据具体月数和差额大小决定。如果此段不匹配时间在“居转户”持证期间或者“引进人才”近三年时间内,建议还是和对应的公司争取提前补交社保差额。              

提示:个税起征点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补充公积金等因素导致个税减少的,并不影响落户、居住证积分的办理,社保基数和个税匹配看的是个税对应的税前工资,个税只是反推税前工资的依据之一,官方给出的个税标准只是参考,实际缴纳出现差额的,只要合理合规即可。


14、问:2019年5月开始按照加权平均工资计算社保基数上下限,而不是以前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对落户和《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有什么影响?

       答:(1)按照国家要求,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并以此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从2019年5月起,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标准按24633元/月和4927元/月执行。

               (2)根据上海市人保局和各区人才中心反馈,2019年5月开始的社保基数,设置6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2019年5月-2019年10月),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7832元/月”作为参考水平。过渡期外(2019年11月-2020年3月),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8211元/月”作为参考水平。

具体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caf8630102z05a.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